肝癌長期對國人健康造成威脅,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指出,每年有七千多名新確診的肝癌病人,且肝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不過面對過往晚期肝癌患者在治療選擇限制的困境,如今有新進展,國際肝癌治療指引,將免疫治療列為晚期肝癌第一線治療建議,目前國內也納入健保給付,讓晚期肝癌患者在治療的選擇上能更加多元。
肝癌危險因子多 「這些」族群都應當心!
肝臟是沈默器官,即便早期腫瘤已經生成,許多患者也常無任何症狀,等到腫瘤變大,壓迫至肝臟或侵犯到重要血管,都已進入中晚期;台中榮民總醫院移植外科主任羅少喬指出,包括B型與C型肝炎帶原者、肝硬化病人、肝癌家族病史以及長期飲酒導致酒精肝者等都屬於高風險族群,另外,肥胖、脂肪肝相關的代謝性肝病則是近幾年新的肝癌危險因子。
B、C型肝炎應定期篩檢 降低罹肝癌風險
羅少喬醫師進一步說明,肝癌有所謂的「肝病三部曲」,當肝臟處於慢性發炎時,會不斷歷經受損、癒合的過程,形成肝纖維化,並進展為肝硬化,最終演變為肝癌。事實上,大部分罹患肝癌的患者除了生活習慣較差,也未有定期追蹤檢查習慣,像B型與C型肝炎帶原者每半年就需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降低罹患肝癌風險。
免疫療法治療晚期肝癌 有機會延長存活期
肝癌晚期治療方式與肝功能息息相關,若病患肝功能較差,嚴重至肝衰竭,即便腫瘤沒有很大,也會使臨床治療面臨挑戰;羅少喬醫師指出,過去在治療晚期肝癌上,治療選擇不多,2008年出現標靶藥物後,在治療上才提供另一選項,不過仍有部分患者對標靶藥物反應率低,也擔憂標靶藥物的副作用(例如:高血壓或是皮疹等影響生活品質,直到免疫療法出現,雖然也有免疫相關不良反應(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腹瀉或腸炎等)的可能,但是在療效上,讓部分患者在治療上有機會爭取更長存活期。
雙免疫合併治療 成晚期肝癌治療對策
羅少喬醫師解釋,身體罹患癌症的原因在於白血球免疫機轉無法辨認癌細胞,使得癌細胞不斷錯誤複製,然而免疫療法則能喚醒身體可辨認癌細胞的免疫系統,並攻擊癌細胞,根據臨床試驗發現,雙免疫合併治療肝癌的反應率約二至三成,不過實際療效仍得取決於病人的體質與病況而有所差異。
晚期肝癌患標靶+免疫治療 腫瘤縮小順利開刀切除
一名60多歲退伍軍人為肝癌晚期患者,左、右肝皆有多顆腫瘤,且侵犯至血管,曾因腫瘤破裂緊急進行栓塞治療,所幸並無大礙,持續服用標靶及免疫藥物1至2年後,病況穩定且腫瘤有縮小跡象,經醫師評估,建議可手術治療;羅少喬醫師表示,這名患者一開始考量太太因肝癌開刀不幸離世,因而對於手術非常畏懼,考慮一年多,終於在半年前接受手術治療,順利清除腫瘤,治療至今未出現明顯復發跡象,目前持續接受門診追蹤。
雙免疫治療納健保給付 晚期肝癌患者多治療選擇
面對肝癌晚期在治療上的突破,健保署於今年2月將晚期肝癌雙免疫治療納入健保給付範圍;羅少喬醫師提及,過往臨床治療上,曾遇過肝癌晚期患者因得自費醫療費用,造成經濟負擔,影響生活品質,如今雙免疫治療納入健保給付,也增加患者治療多樣性,至今也協助多位晚期肝癌患者順利申請健保給付用藥。
晚期肝癌應積極治療 醫:有機會透過手術延長存活
羅少喬醫師提及,若為肝癌高風險族群應半年進行一次腹部超音波及抽血檢查,若能早期發現,透過手術切除、射頻燒灼術、肝臟移植等治療,有機會延長存活率,即便是晚期肝癌也應積極治療,目前能透過健保給付接受免疫療法,雖實際適用仍須由專業醫師依臨床評估後提出申請,但若反應率佳,最終能藉由手術切除,對於存活期帶來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