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逐漸升溫,痘痘也開始在臉上、身上接連冒出該怎麼辦?根據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調查顯示,高達85%的青少年深受青春痘困擾,而25歲以上的成年人中,男性與女性長痘的比例也分別有54%和40%。與臉部痘痘相比,「身體痘」不易察覺,常被忽略、造成留疤,一旦需要露出肩膀、手臂時往往讓人尷尬又煩惱。目前青春痘外用藥治療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預防痘痘大爆發?快來看看皮膚科專家們的解答!
抗痘武器多 複方藥膏、新一代外用A酸提升患者接受度
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邱品齊理事長表示,目前青春痘治療的趨勢是減少抗生素的使用,醫師會觀察患者病程進展,再考慮是否需要開立外用和口服抗生素處方。在外用療法方面,邱理事長指出,許多患者不太喜歡同時使用多種藥膏,而現在有結合不同成分,如抗發炎成分、外用A酸等的新型複方藥膏,有望成為更便利的選擇。另外,A酸是皮膚科治療常見的抗痘成分,近期更有新型第四代外用A酸,經證實能在抗痘痘發炎和減少痘疤上為患者提供協助,治療策略也因而更多元。
皮膚專科診所鄭惠文醫師進一步說明,近年來青春痘治療無論在口服、外用或光電治療等都有許多進展,其中過去使用口服A酸,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眼乾、口乾、高血脂或肝功能異常等問題,而第四代外用A酸在副作用方面已有許多改善,可為無法或不適合服用口服A酸的族群如孕婦等,提供多一項治療選擇。
與傳統第三代外用A酸相比,鄭醫師指出,第四代外用A酸專一性較高,也較溫和,有助於增加患者對治療的接受度。根據鄭醫師的觀察,傳統第三代外用A酸通常需使用數天才能看到痘痘、粉刺的代謝,而使用新一代外用A酸,部分患者可能在較短時間內就感受到變化,但也強調治療結果因人而異,還是要看個別患者的皮膚狀況及對藥物的反應而定。
身體怎麼也會長痘?醫:運動流汗、壓力大都是成因
青春痘不只出現在臉部、背部,身體各處也可能長出痘痘。皮膚專科許仲瑤醫師表示,約半數以上的臉部痘痘患者同時也有「身體痘」的問題,因為經常被衣物遮蓋而較不易被發現。身體痘與日常生活習慣密切相關,許醫師舉例,運動時穿太緊身的服裝、流汗後沒有及時清潔身體,或是長時間背著包包,都有可能加劇身體痘的狀況。壓力同樣是痘痘形成的因素之一,當面對考試、工作、趕報告等高壓情境時,也會使痘痘惡化。
皮膚專科診所黃幼鳴醫師指出,改善身體痘的第一步是留意可能造成惡化的因素,例如避免處在過熱的環境、保持皮膚通風涼爽,不要讓汗水長時間停留在身上,以及減少衣物摩擦或悶著皮膚等。此外,部分男性使用的高蛋白乳製品,或女性常用的某些髮類產品,也可能與身體痘的發生有關,應多加留意。
黃醫師表示,針對輕度身體痘,目前也有第三代A酸合併過氧化苯甲醯的複合配方,或是第四代外用A酸等多種外用藥可供選擇。至於較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考慮配合醫囑使用口服抗生素或口服A酸。他也提醒患者若有身體痘問題,一定要及早處理,以免留下永久性的疤痕增加後續治療困難。
痘痘肌該怎麼保養?皮膚科醫師3方面建議
對於痘痘肌的日常保養,皮膚專科診所陳彥達醫師也從清潔、保濕與防曬三方面,提醒患者應注意的事項:
- 清潔:有油痘肌的患者建議選擇較溫和的洗面乳,特別是合併使用酸類藥物治療時,切勿使用較刺激或清潔力較強的洗面乳,以防過度清潔導致肌膚乾燥。
- 保濕:肌膚保濕方式可根據季節與膚質差異調整。陳醫師說明,隨著天氣變熱,臉部出油量也會增加,因此夏天適合清爽型的乳液,冬天則以滋潤為主。同時建議採取「分區保養」的方式,T字部位出油較多,可選擇質地較輕盈的保養品;具滋潤成分的產品則適合偏乾的臉頰部位。
- 防曬:發炎的痘痘若未做好防曬,經過太陽紫外線照射後容易形成色素沉澱。因此陳醫師也提醒患者,在治療期間盡量不要直接曝曬在陽光下,避免治療成效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