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人而言,放下兩字聽起來非常抽象,令人無法想像如何擺脫那些發生在精神、內心或者身體之內的無形之物,譬如不得不讓一個人離開時所感到的痛苦,或者對傷害我們的人產生無法遏止的憤怒。以失去人事物為例,「失去」所導致的痛苦程度和感受,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主觀的,然而痛苦的根源都相同,都來自於「失去」,而且減輕或加深痛苦的條件也如出一轍。
痛苦不必消滅 學會與它共處才是解方
可能因為我們有受傷的風險,或因為受到衝擊而陷入失衡狀態,所以痛苦的內心發出訊號,讓我們知道自己正處於非常時期。想要克服痛苦,可以靜觀其變,期望導致痛苦的根源自行消失,同時磨練自己的耐性,等待傷口逐漸癒合;或者學會將痛苦視為人生經驗的一部分,坦然接受並早日消除。
用馬步樁修煉出強大內心 從此不懼人生難關
蹲馬步樁,正是幫助你鍛鍊耐心與體驗其中道理的方法。當你保持馬步姿勢的時間夠久,身體便會發出壓力訊號,對於訓練有素的人而言,這些訊號不外乎是一種正面壓力。在蹲馬步樁的同時,如果你能夠調整呼吸,先接受疼痛,然後在不改變姿勢的狀態下,藉助呼吸吐納把疼痛拋諸腦後,那麼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修習之後,你將認識到自己的精神力量何等強大。你與馬步樁之間的關係將會改變,與痛苦之間的糾纏也將隨之改善。不斷修習馬步樁的最大收穫,便是你將能夠改變、調整自己。不要顧慮太多,不用擔心過程,只要開始練習,自然水到渠成。
練習「放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捨才有得,新的機會才有可能向你開啟。況且「放下」能夠將囚禁於精神痛苦中的能量重新釋放出來,讓人明顯感受到心智恢復清澈的思維。
從生氣到慈悲的轉念 解脫心靈痛苦
佛陀曾說:「生氣就好比自己喝下毒藥,卻指望別人痛苦。」企圖改變別人或周遭環境來達到目標,往往是一件耗盡心力卻徒勞無功的事。所以不如省下這些精力、腦力和心思,投入未來的下一步計畫以及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當你懂得運用身體放下痛苦時,你的心靈也能夠跟著放下。當別人的行為不再激起你的憤怒或痛苦時,你將洞察別人行為背後的動機,產生慈悲心,進而幫助自己從困境中解脫。佛陀如此說過,達賴喇嘛也在各處重申:憤怒、仇恨以及所有其他的負面情緒,不會因為以牙還牙而消失,唯有慈悲心才能化解。
學會放手,回到開放的心境,重新調整自己之後,再整裝待發、繼續前進。
本文來源: 《打造強韌內在的少林精神》,方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