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用核可防蚊藥劑 預防登革熱

目前正是登革熱流行旺季,南部地區為高危險區域,依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今年自入夏以來,登革熱確定病例共670例,且出現13例登革出血熱,其中已有3例病逝。民眾除應徹底清除病媒蚊加以防範之外,也可使用蚊蟲忌避劑,以免蚊蟲叮咬。
 
臺東縣衛生局表示,有效防治登革熱不能只依靠政府作為,民眾應積極進行環境清潔及個人防護措施,例如經常檢視住家內外環境、澈底清除病媒蚊茲生源,回收處理不需要之容器,以降低登革病毒於社區傳播之風險及注意個人防護措施避免蚊蟲叮咬,如需使用蚊蟲忌避劑,應選擇衛生署核可之防蚊藥劑。
 
衛生署核可的防蚊藥劑為含有DEET之蚊蟲忌避劑,DEET是一種淡黃色的油性人工化合物,為現今最有效且為全球最廣泛用於防蚊藥劑之成分。
 
目前我國含有DEET成分之防蚊產品分為下列兩種:
1.衛生署管理:中文名稱為「待乙妥」,標示字號為「衛署藥製」,可使用於皮膚上,核准之適應症為「驅除蚊、蒼蠅、蚤、蝨、水蛭等害蟲叮咬」,屬於藥局才可販售之指示用藥。
 
2.環保署管理:中文名稱為「敵避」,標示字號為「環署衛製」或「環署衛輸」,只能用於環境上,屬於一般環境用藥。
 
依據衛生署92年2月18日衛署藥字第0920313818號公告,使用於人體皮膚上之「精油類防蚊液」製品暫不列入藥品管理,故民眾應選擇衛生署核可的防蚊藥劑避免病媒蚊蟲叮咬,來加以防範登革熱。
 
此外,若民眾近期有至南部地區且有發燒、四肢痠痛、頭痛、後眼窩痛、骨骼關節痛、肌肉痛等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