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下背痛是椎間盤突出惹禍 脊椎內視鏡治療效果佳

脊椎問題也會發生在青壯年,若要搬重物應以屈髖開腿蹲下的深蹲動作再抬起物品,才能減輕脊椎負擔。

33歲外籍移工斐先生下背痛持續一年,求助醫師檢查發現脊椎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纖維環破裂,與病人討論後,採用脊椎內視鏡手術治療,病人術後下背痛立即改善,休養不到一個月就重返職場。

疼痛及麻痺加劇 脊椎內視鏡治療

台中慈濟醫院骨科醫師陳明慶為斐先生進行門診時,在直抬腿試驗(straight leg raising test, SLRT)中發現角度越大越疼痛,懷疑脊椎神經根可能被擠壓;安排磁振造影(MRI)檢查後診斷第五腰椎、第一薦椎椎間盤突出,另外察覺椎間盤病灶影像中有發炎的「亮點」,可能是椎間盤纖維環破裂導致。斐先生在與醫師討論後,表示想早點回到職場,於是選擇了接受脊椎內視鏡手術。

陳明慶醫師手術取出了壓迫神經的椎間盤突出部分,並修補纖維環裂縫,術後隔天,病人就能下床走路,表示「終於不痛了」。原來陳醫師發現病人不只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椎間盤外層纖維環也破裂,導致脊髓液滲入纖維環裂縫而發炎,才會有強烈的疼痛感,發炎病灶在核磁共振影像呈現高信號區亮點,需用高頻熱凝縮小破裂的纖維環。

脊椎內視鏡手術 微創發展新術式

陳明慶醫師指出,脊椎內視鏡手術是近年微創發展的新術式,最大的優點是傷口不到一公分,內視鏡器械經皮直達壓迫脊椎神經的病灶,大幅度降低了肌肉剝離與骨骼結構的破壞。內視鏡手術搭配X光機輔助影像定位,電燒探頭透過內視鏡管徑,深入脊椎燒灼及減壓。術後傷口僅約0.8公分且保留絕大部份正常脊椎骨骼結構,術後平均住院1至2天即可出院。

陳明慶醫師指出斐先生脊椎的黃韌帶特別肥厚,表示一般年輕人的黃韌帶不應肥厚,可能是經常坐姿不良或長期彎腰造成。同時提醒,脊椎問題也會發生在青壯年,若要搬重物應以屈髖開腿蹲下的深蹲動作再抬起物品,才能減輕脊椎負擔。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