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眼疾」早發現都能控制! 聯醫視覺復健中心助生活自主

若能透過早期篩檢、早期診斷,進而及時治療,均有機會將對視覺造成的損傷停留在可控階段。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造成不可逆的視盲主要原因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以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除了這些原因外,在台灣形成視覺障礙原因亦有色素性視網膜病變、意外傷害,以及先天疾病。所幸上述病因,若能透過早期篩檢、早期診斷,進而及時治療,均有機會將對視覺造成的損傷停留在可控階段。

黃斑部病變早期中心視力扭曲 盡早就醫有機會恢復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葉師榕表示,黃斑部病變早期症狀可能是視力模糊與中心視力扭曲,若發現這些症狀後,盡速就醫、及早治療,後續視覺症狀有機會恢復。

針對糖尿病相關病變,健保局也一直推動相關篩檢與檢查,若能持續規律追蹤與回診治療糖尿病,也可在視網膜病變初期檢查後發現,在及時治療與積極控制血糖下,也可有機會維持視覺功能。

青光眼難發現 往往很難維持視覺功能

但目前最難早期發現的是青光眼,因為青光眼是視力無聲的殺手。葉師榕解釋,因為青光眼疾病初期並沒有明顯眼部症狀及視野缺損,若沒有定期於眼科接受視神經盤檢查,往往到青光眼疾病中後期,開始有明顯視野缺損、甚至影響中心視野後,患者感受到視力減退後就醫才診斷出青光眼,到這個階段便很難繼續維持視覺功能。

若能定期到眼科接受視神經盤檢查,在青光眼初期便診斷與治療,後續仍有機會減緩青光眼病程惡化,並保留大部分的視覺功能。

視覺復健中心 提供低視能患者一站式服務

若視覺障礙不幸達到低視能程度,仍可透過視覺輔具將殘餘視力發揮到最大功能,並藉由一些生活技巧的改變,使患者盡可能獨立地繼續日常生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視覺復健中心,整合專業眼科醫師、視光師、個案管理師以及輔具評估師團隊醫療,提供低視能患者一站式服務與相關輔具與補助申請,透過視覺補償或聽覺觸覺替代之輔具,使患者能在殘餘視力下應用輔具重塑生活技巧,締造視覺無障礙空間,進而重建生活自主。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