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白內障手術需求越來越高。眼科診所醫師林丕容指出,白內障1年約有1百多萬人次就診,主要是因為「3高」影響,包括高齡化、高度近視、高科技,尤其數位化、手機等高科技產品,帶來高能量藍光、近距離用眼、過度用眼等問題,使得白內障年齡層越來越年輕,40多歲也有可能白內障。
不過,也因為高科技發展,使得白內障手術越趨進步,置換水晶體的過程更加安全、快速,而人工水晶體也有了許多選擇,現在三焦點人工水晶體,不僅能改善白內障,還能同時解決老花、近視、散光,遠、中、近都能看清楚,而且創新科技與新材質結合,更能降低光暈、眩光等問題。
人工水晶體中距離也可看清 「這些」日常不受影響
白內障是一種眼睛水晶體混濁,進而影響視線的眼疾,患者常會出現視力模糊、視覺光線折射、影像模糊等問題。敏盛醫院眼科主任賴威廷指出,台灣白內障手術年年增加,從109年約24.4萬人,增長至111年約25萬人,目前置換人工水晶體是治療白內障最好的方式。
過去人工水晶體技術尚未成熟,置換後有時仍要搭配不同功用的眼鏡才看得清楚,但林丕容醫師提到,現在技術已經從硬片進步到軟片,而且只要置換一個人工水晶體,不論是老花、近視、散光都能矯正,現在光動低眩三焦點人工水晶體,除了遠、近距離外,中距離也能看得清楚。
不過,為什麼中距離的清晰視覺這麼重要呢?眼科診所醫師張正忠醫師說明,其實日常生活的大小事,很多都是在60公分一個手臂長的距離內完成的,包括開車看儀表板、看導航,或是煮飯、寫字等,可是過去水晶體對於中距離視覺是有困難的,因為它是一個延伸區段,不是一個距離。
人工水晶體新材質+新技術 減少光暈、眩光問題
此外,林丕容醫師提到,新的三焦點人工水晶體更運用了新型高透低眩材質,可大幅降低光暈眩光的發生率,加上新型專利精準邊緣設計,也會減少二次白內障的發生比例。
張正忠醫師認為,這不僅解決中距離的視覺需求,材質進步從病理角度來看,使用也更安全、更穩定、長期效果好。不過,賴威廷主任強調,人工水晶體的選擇仍要經由醫生評估,每個人適合的人工水晶體不同,須根據眼球狀況、生活型態、需求等考慮不同的人工水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