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棺」扮演亡者、預習告別式 生命禮儀課為何踴躍?

進入立棺體驗的「阿金」因妹妹難產往生,來不及聽到家人的呼喚,藉由工作坊聽到許多扮演親友的真情告白。右為課程指導的黃芝勤博士。(新北市政府社會局提供)

「還好我提前辦了告別式,否則您這番話我永遠也聽不到!」電影《一切始於一見鍾情》(Love at First Sight)裡有個橋段,癌末的太太舉辦了一場生前告別式,先生在台上致詞時說,即使他知道太太後來會罹癌生病,還是會娶她,真摯的情感令太太動容。新北市社會局舉辦「編寫珍重協奏曲-生前道別式工作坊」,從禮儀、文書、會場布置形式進行,甚至讓學員體驗「立棺」,原本擔心課程忌諱,沒想到報名踴躍。

為了提倡晚年四道人生—道謝、道愛、道歉、道別,新北市社會局舉辦工作坊,邀請專門研究生命禮儀的雲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黃芝勤講課,並由林文華牧師補充生命意義。新北社會局原本擔心課程會讓人忌諱,沒想到報名踴躍,有學員甚至從宜蘭、台北專程跑來上課。

避免子孫吵架 為自己的畢業典禮做主

黃芝勤博士表示,不想讓家人屆時手忙腳亂地為自己辦理人生畢典,就要學習交代身後事,透過手動、腦動、運動和互動,為老後善終預為準備。了解生前道別其實具有避免子孫吵架、自己人生自己做主、自我圓夢等多重意涵和優點。

此次報名的30位學員分成3組,經過2天的研習,從禮儀、文書、會場布置等形式進行,如音樂會、道別體驗,甚至特別以「立棺」,讓有意願參與的學員扮演當事者或子孫親友,現場眾人真情流露,甚至當場流下淚來。

▲新北市社會局舉辦「編寫珍重協奏曲-生前道別式工作坊」,提倡晚年四道人生—道謝、道愛、道歉、道別。(新北市政府社會局提供)

扮演亡者預習道別 人生終章學習放下

其中一組主角「阿金」今年50歲,她從軍中退役,目前在基金會擔任志工,她的妹妹因懷孕造成羊水栓塞,在生產過程中不幸往生,讓她對人生無常特別有感。這次阿金特別扮演亡者(妹妹)的角色,閉目聆聽先生、親友對她的追思和懷念:「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親愛的,對不起!以前常惹您生氣,如果重來一次,我一定會好好珍惜!」

另一組扮演四代同堂家庭,阿祖百歲歸空,扮演子女的學員感性訴說:「我仰望星空,可以望見您,終有一天會在天上相會。」扮演孫子的學員說:「我很調皮,您不是要打我?怎麼一下子就不見了?」「阿公,我要帶您去旅行,買您愛吃的東西!」

體驗「立棺」的張惠琳,擔任過獅子會長與代課老師,目前從事志願服務。她分享說,閉目的那一刻,感受過去的人生宛如走馬燈,一幕幕的變換,一切都圓滿了,歸於平靜。

學員中最年長者郭平和,今年79歲,年輕時從事建築業,現在是位文史工作者,也在北投和新莊擔任社區大學及松大老師,體驗後分享最大的收穫是「到底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因此人生縱使有許多愛恨情仇,都要學習放下。

新北市社會局老人福利科長林妏燕表示,依據社會局調查顯示,有64%的長輩願意和子女談論身後事,卻又不知如何開口,新北市倡議「晚年人我做主」,包含幸福生涯、健康養生、生活法律、財產分配、緩和醫療…一直到人生終章、預立遺囑、生前告別等,培訓倡導員進入社區宣導,其中生前告別有隱涵「不增加子女的困擾,便是送給孩子最後禮物」的深層意義。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