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依賴」7旬伯失智又弱視 職能治療助生活自立

藉由專業人員與個案/照顧者合作,依照個案狀況設定目標,設計個別化職能活動、調整環境,以維持失智症個案參與職能的機會。

70歲王伯伯從公務人員退休,患有高血壓、白內障、青光眼,近年確診新冠,3個月前又開始忘記吃藥,就醫確診為失智症!家人擔憂無規律服藥恐影響病情。經由「職能治療」介入,把王伯伯的藥盒用橡皮筋或鬆緊帶固定在每天使用的水壺上,拿水壺時就會摸到藥盒,可順便檢查吃藥了沒,晚上再請家人補充藥物,不僅讓王伯伯解決問題、增進自信,家人也能放心。

台灣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副教授毛慧芬表示,健康長者對於「滿意的生活」,希望不用依賴別人、可自主做愉快的事情、甚至自給自足、有生產力。然而,確診失智症後衍生各種憂慮:

失智者:「我和以前比,差太多了,做了更丟臉….」

家人:「他做不好的,太危險了,拜託千萬別讓他做,保護他才重要!」

照顧者:「為何要復能?他躺著不要起來走動,我們照顧起來比較輕鬆。」

失智家庭10大需求排名

根據失智症協會111年全國失智家庭需求調查統計,諮詢需求排名為

  1. 政府長期照顧資源的使用64%
  2. 症狀因應/適應、照顧技巧61%
  3. 幫助延緩之活動訊息53%
  4. 經濟補助或其他社會福利資源51%
  5. 就醫及用藥問題43%
  6. 認識失智症等疾病知識43%
  7. 外出或居家安全35%
  8. 財務管理規劃/法律問題25%
  9. 就業協助7%
  10. 駕駛問題5%

居家環境技巧建構方案

毛慧芬表示,藉由專業人員與個案/照顧者合作,依照個案狀況設定目標,設計個別化職能活動、調整環境,以維持失智症個案參與職能的機會。可提升失智者的日常功能與生活品質,並減少精神行為症狀、照顧者對個案行為的負荷與擔憂。

根據衛生福利部委託計畫「失智症患者與其家屬之整合型長期照顧服務模式研究 」顯示,透過約6次教導個案/照顧者的策略,比起一般衛教更能長期建立照顧者照顧自信與壓力。

  1. 自主≠完全獨立:

隨病程變化,逐步調適的心理準備,發揮當下最大潛力。

  1. 不過早放棄:

無論是個案、周遭親友或健康照護專業者,多抱持正向態度,看到失智者的能力。過程雖然辛苦,但應該鼓勵而非勸退。

  1. 破除刻板印象、增進不放棄的信心:

使失智症者有機會參與「復健」、「復能」。甚至進一步提出更多倡議、成功實例、社會教育,讓個案及照顧者不會拒絕服務。

不放棄變得更健康 失智 ≠ 無望

毛慧芬表示,社會整體低估失智症患者的能力。醫療復健服務品質是最「消極」的,相較中風、腦傷經常鼓勵退場(尤其中、重度),少有針對失智症進行復健治療(認知促進、生活功能重建),在缺乏復健/復能的情況下,失智者確診後產生絕望感,照顧者也會因過度協助,不但疲憊而加速失能。

她呼籲確保失智者的醫療復健權利,儘可能延緩認知衰退、延長獨立的時間,支持失智者的生活安排、社區參與。例如開車與駕駛議題,除了不讓失智者上路,能否思考讓失智者「可以訓練,儘可能維持?」尤其政府是領頭羊,有責任推動各項政策與投入資源,加以宣導提供優質、具實證、方便、可近的服務。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