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餘命、癌症存活率優於台灣 日本健康指標為何優異?

日本同樣面臨高齡少子化的挑戰,但在多項健康指標、醫療服務及新藥可近性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更是世界上嬰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

台灣平均餘命、癌症存活率等較日韓低,且面臨等不到新藥或納入健保曠日費時。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IRPMA)公布首份「2023台灣健康投資報告」調查發現,關鍵問題在於健康投資不足。由於日本高齡化、醫療保險體系也與我國相近,其長期對應快速高齡化社會對醫療體系的挑戰,值得我國參考,期盼汲取日本經驗,提升健康投資、促進國民健康。

我國健康落後日韓等國 健保又面臨嚴峻挑戰 

我國國人平均餘命1990年至2019年間增加超過7歲,2019年已接近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餘命,仍落後鄰近日韓達2-3歲之差距。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預測,我國國民平均餘命需要至2041年(或再約20年)才可到達日本2019年平均餘命水準84.4歲。

以台灣死亡率前十大的癌症、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為例,對比加拿大、英國、德國以及國情與台灣相似的日本及韓國等5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台灣的標準化死亡率都高於其他國家,這與台灣健康投資不足有關。

然而,台灣不僅健康表現落後於比較國家,全民健保將隨社會高齡少子化而面臨日益嚴重的赤字問題。隨著社會加速高齡化,如何增加醫療保險財源並以配套政策改善,跨世代間醫療花費與保費負擔不均問題,是現今重要改革目標。

日本高齡化快速 醫療支出較高、健康表現較好

鄰近的日本同樣面臨高齡少子化的挑戰,但在多項健康指標、醫療服務及新藥可近性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更是世界上嬰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

同時,日本老年撫養比高,平均每2位勞動年齡人口就需撫養1位65歲以上長者。而目前對65歲以上長者的醫療保健支出花費佔總支出的一半以上,其醫療支出效率也較同水準支出的比較國家更有效率,例如美國FDA新藥納入健保給付的速度快、項目也明顯多於台灣。

日本社會人口高齡化及積極運用新藥新醫療科技為推動其國民醫療支出增長的重要因子,過去十年75歲以上長者醫療費用佔總醫療支出比重呈現上升趨勢,2021年佔比約38%

• 公部門醫療保險

在全民納保的國民健康保險制度之下,所有居民皆依就業狀況及行業別參與受雇者健康保險(EHI)或國民健康保險(NHI),強制醫療保險約佔整體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比重約七成。日本另設有長照保險制度(LTCI),資金主要來自40 歲以上人口繳納之保費、其他稅收及部分負擔費用。

• 醫療支出和資金來源

2021年日本醫療保健支出 GDP佔比約11.2%,為全世界醫療保健支出佔比最高國家之一。日本總醫療保健支出約有83%為公部門支出,其中大部分資金源自強制醫療保險體系。人口迅速老化持續推高醫療保險成本壓力,日本政府因此將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列為優先事項,在控制成本之外亦積極推動生醫產業創新。

健保支出、新藥可近性 專家籲汲取日本經驗

報告指出,日本擁有完善的國民醫療保險體系,提供全民高品質醫療服務且可近性高,因此可參考日本全民醫療保險財源、新藥納入醫療保險給付等制度及現況,作為促進國民健康、提升健康投資之方向參考。

例如,日本總醫療保健支出GDP佔比約11%,可作為長期目標,短中期可循序漸進先以OECD平均及韓國支出水準約8-9%為參考。另外,強制醫療保險支出及藥品支出GDP佔比,亦可分別以日本約8%及2%為長期目標持續改進。

此外,多位專家也呼籲政府修正6%保費費率上限,新光醫院副院長、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日本利用消費稅來作為健保總額增加的財源,台灣或許也可以重新調整健保負擔比例,例如從目前「員工繳交保費3成,雇主負擔6成,政府支出1成」,調整為「員工2成、雇主5成、政府3成」,政府在整個醫療支出增加的過程中,應該承擔多一點責任。

• 多元財源挹注醫療保險

日本政府2014至2019年間陸續將消費稅率自5%提高至10%,稅收主要用於加強育兒支持、醫療保健及養老服務等用途。來源穩定,且在不同世代間負擔相對均衡,消費稅被視為合適的社會保障服務財源。

• 透過制度改革,改善跨世代間醫療花費與保費負擔不均問題

日本政府為75歲以上長者設置後期高齡者醫療制度,提高政府負擔長者醫療支 出比重,改善跨世代間醫療花費與保費負擔不均問題。

• 依長者收入調整部分負擔比重,緩解高齡化對健保財政衝擊

日本政府近年數次依75歲以上長者收入水準上調其部分負擔比重,以緩解社會高齡化導致整體醫療保險體系負擔加重之情況。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