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胖、易喘、下肢水腫 三高患者注意心腎求救警訊!

糖尿病的58歲王先生,因為走路感到氣喘吁吁,下肢還會水腫,體重也逐漸增加,轉介至腎臟科就診,發現王先生尿液泡沫多,腎功能變差造成水分滯留,心臟也有衰竭現象

日前一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58歲王先生,因為走路感到氣喘吁吁,下肢還會水腫,體重也逐漸增加,轉介至腎臟科就診,發現王先生尿液泡沫多,腎功能變差造成水分滯留,心臟也有衰竭現象,即使使用利尿劑治療症狀改善不明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張志宗醫師改用排鈉排糖藥物,王先生症狀改善許多,血糖控制良好並改善蛋白尿情況,之後也不再需要服用利尿劑。

心臟不好、腎臟也有危機! 心腎症候群相互影響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是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病,張志宗醫師表示,大多民眾知道血壓、血糖、血脂等三高控制不好會影響心臟健康,但許多民眾卻不知道,心臟不健康也會影響腎臟,腎臟不好又會連帶讓心臟功能惡化,稱為「心腎症候群」。
張志宗醫師進一步解釋,心臟、腎臟之間會互相影響,心臟不健康,打出去血量不足會使流向腎臟的血液不足、進而促使腎素、血管張力素及發炎物質分泌造成腎臟受損;而腎臟功能差,會使水份、鹽份滯留在體內,造成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負擔。高血壓,水份滯留久了會導致心臟衰竭,造成惡性循環。

三高患者應定期抽血驗尿

三高患者除了注意自己的血壓、血糖、血脂數值之外,張志宗醫師提醒,一定要定期抽血驗尿,注意腎功能(尿蛋白、肌酐酸、尿素氮、腎絲球過濾率),避免出現腎功能異常情況。腎臟病初期較少明顯症狀,若出現下肢水腫、貧血、夜尿、尿液有泡泡等症狀、很可能腎臟功能已受損,進而影響到心臟功能。張志宗醫師進一步提醒,大多患者一開始沒有感覺心臟功能在惡化,若出現走一下就喘,甚至於連坐著不動都很喘、無法躺平、咳痰有血絲,要當心可能是心臟衰竭!

當患者心腎功能下降、出現水腫情況,以往治療會使用利尿劑加速排出水分,不過這種方式僅能緩解症狀,無法治療疾病延緩心腎惡化;近期研究發現原用於治療糖尿病的SGLT2抑制劑,對於心腎功能受損者也有療效,能同時排鈉排糖,改善水分滯留、減低蛋白尿,除了改善症狀還能延緩腎功能惡化、減少死亡率。有無糖尿病都能使用,還可減少利尿劑使用。

遠離心腎衰竭這樣做 多動、戒菸、不吃太鹹

三高患者除了規律用藥,也應留意自身狀況、調整生活習慣,張志宗醫師分享六點保命招數:

1.血壓應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建議每天在家量測、早晚各一次,量測前30分鐘不要運動也不要飲酒抽菸或喝含咖啡因飲料
2. 糖尿病人及慢性腎臟疾病患者,低密度膽固醇應保持在100mg/dl內,有些國家甚至認為糖尿病患者心血疾病風險高建議保持在70mg/dl內,曾發生心肌梗塞或急性冠狀動疾病患者可以控制在50mg/dl內
3.糖尿病患糖化血色素建議控制在6.5-7之間,年紀較大患者標準可以比較寬鬆需注意避免低血糖狀況
4.飲食不要吃太鹹,容易造成水分滯留(水腫)
5.勿抽菸
6.多運動,量力而為,散步也可,若有喜愛登山者,要留意溫差變化會造成血管收縮,務必做好保暖
張志宗醫師呼籲,台灣民眾特別喜歡未經核可的藥物、保健食品來維持健康,殊不知這些都可能加重腎臟負擔,若發現自身容易水腫、有泡泡尿、夜尿、喘、貧血無力、食慾不振,建議一定要就診找出原因,才能遠離猝死危機。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