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育齡婦女就有1人貧血! 醫警告:將提高心血管、失智風險

貧血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為鐵流失過多或吸收不足,也可能是營養不良或身體有重大疾病造成血液流失或製造不足。

在台灣,女性多擔心死於乳癌、子宮頸癌等婦癌,卻不知心血管疾病是女性主要的健康殺手。近幾十年越來越多研究、指引指出,由於男女生理結構、生命經驗及特殊疾病的差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症狀、診斷及治療也有不同,若忽略這些差異可能導致女性被誤診、延遲就醫及存活率低等。

貧血反應身體狀況 可能是健康警訊

據國民健康署統計,2017年至2020年國內育齡婦女(15-49歲)貧血盛行率為19.08%,平均每5名育齡婦女就有1人貧血。然女性卻容易因症狀(頭暈、疲累、臉色蒼白、心悸等)短暫且恢復快,便認為不嚴重,且習以為常。

貧血反映的可能是生理現象,也可能是營養不良或是體內有潰瘍、腫瘤等重大疾病;再者,貧血的結果更可能對於女性健康有重大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孕產婦。

貧血原因多 長期恐致死亡

貧血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為鐵流失過多或吸收不足,也可能是營養不良或身體有重大疾病造成血液流失或製造不足。若長期處於貧血狀態,對於心臟是一種負擔,可能引起心臟衰竭,亦會影響免疫系統導致更容易感染。此外,腦受損或失智症的風險都將提高,最嚴重的情況,也有可能造成死亡。

台灣周產期醫學會詹德富理事長表示,部分女性因為月經量多或營養不足的狀況下容易出現貧血的問題;如果發生在孕產婦身上,會導致胎兒體重不足,生長遲緩以及早產等風險增加,更重要的是,貧血是引發嚴重產後大出血重要危險因子;傷口癒合不良或感染也與貧血有關係。

有貧血現象 應儘速就醫對症治療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周文堅理事長指出,孕齡與接近停經的婦女,有至少10%的機會發生缺鐵性貧血,這種貧血最常見也最容易治療。缺鐵就要補鐵,對症下藥,但是,並非所有貧血都需要補充鐵劑,大部分非缺鐵性貧血患者體內鐵質是過多的,如果再補充鐵劑,恐造成更多問題。因此,若有貧血的問題,務必諮詢專業醫師,才能得到適切的治療。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