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校園》喪屍病毒真實上演? 醫曝這疾病要當心

血淋淋的喪屍打鬥畫面,是許多民眾喜愛的劇情。(圖:萬芳醫院提供)

以「喪屍」為背景是近期韓劇很熱門的題材,從屍速列車、李屍朝鮮等等,以及一上映就衝上排行榜第一的《殭屍校園》,同樣引起觀眾熱烈討論。而影集裡把殭屍的形象刻畫的非常鮮明,像是:咬人為感染途徑,被咬者立即發作開始抽搐、身體反折,最後還會瘋狂追咬他人。逼真的劇情不禁讓人好奇現實中真的存在這種病毒嗎?

類似喪屍病毒的傳染病—狂犬病

萬芳醫院感染科醫師蘇迎士指出,咬人就能傳染病毒,這個傳染方式與狂犬病相似。狂犬病是一種人畜共傳的疾病,病毒大多由唾液傳染,病毒進入傷口後擴散到支配肌肉的運動神經元末端,並沿著神經元的長軸突纖維傳播到神經元細胞體。從那裡,病毒可以傳播到整個中樞神經系統並進入唾液腺,咬合部位越靠近大腦(例如面部),症狀出現的速度就越快。由於狂犬病會影響大腦中控制吞嚥、說話和呼吸的區域,因此會出現喉嚨和喉部肌肉的痙攣。痙攣可能會非常痛苦。吹到微微的風或嘗試喝水都會引發痙攣。當病毒持續在體內肆虐時,隨著疾病在大腦中傳播,人們變得更加困惑和焦慮,又飢又渴,倘若是食肉目動物,就會難以控制自身的行為,出現如劇中殭屍身體抽搐扭曲與攻擊行為。

狂犬病好發物種 遇到要迴避

由於狂犬病是人畜共傳的疾病,所以溫血動物皆有被感染的可能,其中又以食肉目動物為主,台灣常見食肉目動物為黃鼠狼、鼬獾、台灣黑熊、白鼻心等等,其中鼬獾和白鼻心為高危險群。因此民眾出門遊玩時若不慎被野生動物咬傷,應立即以肥皂、清水及消毒液清洗與消毒,並及早就醫注射疫苗,產生抗體中和病毒,便能大幅降低發病機率。

▲狂犬病病毒好發於食肉目,其中又以鼬獾為最大宗。(圖:萬芳醫院提供)

▲食肉目為群居動物,因此更容易相互傳染。(圖:萬芳醫院提供)

最後蘇迎士也強調,感染狂犬病潛伏期至少一個月,有些甚至一年以上才會發作,而病人雖會出現攻擊人的行徑,發病後即快速進展至死亡。像劇中喪屍變異速度快與發狂似的撕咬,是為了戲劇化效果,因此民眾不用過度緊張。

強大的意志力 寄宿主的關係

《殭屍校園》裡三位半人半屍也是這齣戲的亮點,他們在感染前有著強烈的意念,因此它們能夠以「變異種」的角色存活在劇中。蘇迎士表示,如同第一集化學老師所說:「區分是否為獨立的生命體,不是依據代謝,而是生存的意志。」這也是本部片的宗旨,生物為了繁殖,因此有些感染會以控制宿主的行為達到繁衍的目的,劇中老師是以綠帶彩蚴吸蟲(學名:Leucochloridium paradoxum)為例,會侵犯蝸牛控制蝸牛的行動。過去韓劇也以此為題拍了鐵線蟲,如同現實生活中鐵線蟲寄生在螳螂裡,控制螳螂的意志,義無反顧地跳入水中「自殺」,鐵線蟲得以游入水中進行繁殖,找尋下一個宿主。弓形蟲控制老鼠也是很著名的例子。

蘇迎士認為,諸如此類的喪屍影視層出不窮,觀眾在感到血脈賁張之餘,同時也可以藉由這些科普資訊對照電影情節去了解片中所要表達的議題。在生活中,如果一不小心被野生動物攻擊,也要冷靜看清楚被甚麼動物咬傷,清楚記錄並告知醫師,獲得妥善的處理和治療。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