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迴基金會三周年 啟動台東縣南迴醫療照護服務計畫

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歡度三周年慶現場【南迴印象-感同身受展】

素有「超人醫生」之稱的徐超斌醫師,多年來致力解決台東縣南迴地區偏鄉醫療不足困境,儘管經歷中風、罹癌亦不曾改變他用生命來實踐對鄉親、病患的承諾。為推動南迴醫院而籌備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今年屆滿三周年於舉辦醫療健康照護服務啟動儀式記者會,與會嘉賓為長年支持者,包含網紅作家寶爺(梁嘉銘)亦曾因中風而尤有切膚之痛,金馬紀錄片導演楊力州、藝人金鐘影后鍾欣凌、戲劇【俗女養成記】導演嚴藝文等嘉賓共襄盛舉,一同見證南迴基金會啟動偏鄉醫療與長照服務。

老化社會的偏鄉醫療照護

台灣2018年正式邁入老化社會,正面臨人口數負成長、結構老化與家庭照護能力不足等變化。而台東縣南迴地區(大武醫療次區域)60歲以上人口更高達20%以上,且逐漸上升中;其中長照人口需求約1358人,佔四鄉(太麻里、金峰、大武、達仁)人口5.7%。此外,台東每萬人醫師數遠低於全國的20.99位,僅5.41位,2020年國人平均壽命,台東76.5歲也低於全國的81.3歲,為全國最低。

南迴基金會執行長、也是急診專科醫師的徐超斌表示,自己外婆是最後一個「巫醫」,過世前希望外婆能傳治病「神功」給自己,但外婆卻說「醫療的真諦,在感同身受」,歷經了中風、罹患鼻咽癌之後,徐超斌更能親身體驗。

南迴地區以老幼人口為主 獨居老人死亡添遺憾

徐超斌醫師指出,台灣社會的高齡化和少子化現象日益嚴重,這樣的趨勢在本島邊陲的南迴地區更是明顯,2002年返鄉時達仁鄉的4141名人口如今僅剩3千多人,常住人口又以老幼貧弱和獨居老人為主,自從他30歲回鄉行醫之後,部落的長輩們看到他,最常問的一句話是:「你什麼時候再回來?」

「有一位部落的獨居長輩接受我們的照顧,在生命最後三個月,他在家過世時,我去開相驗(死亡)證明書,看他臉上爬滿了螞蟻,我看了很辛酸,但在他生命最後3個月,看他露出了最後的笑容,也很欣慰了。」

▲金鐘影后鍾欣凌(左)、影劇導演嚴藝文(右),連袂出席南迴基金會三周年慶,支持徐超斌醫師(中)與基金會。

病人不只需要醫療 還有長期照顧

徐超斌醫師強調,病人生病之後,需要的不只是醫療,而是持續的長期照顧,於是南迴基金會在今(2021)年8月設置了居家護理所,他也跟著護理人員出診,跟病人做第一線的接觸,希望透過「醫療人員在哪裡,醫療服務就在哪裡」的行動醫療模式,讓病人家的客廳變「診間」,臥房變「病房」,更能符合當地的需要,讓家鄉不再是偏鄉,也實踐他立志學醫後回鄉看診的初衷。

因此,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2018年設立後,由醫療、護理、公衛、管理等跨領域專家學者組成董事會,以結合醫療與長照的永續服務為目標,今年8月已首先駐點大武鄉成立居家護理所,啟動偏鄉醫療照護服務的第一步。

下一步則是設立診所並擔任主責醫師,預計2022年中營運,以定點門診與居家醫療交互並用的方式服務鄉親,以居家醫療與門診並重,藉由居家護理(home care)與在宅醫療(home health care)第一線的社區醫療服務,實踐行動醫院——亦即「hospital at home」的目標。而後逐步增加醫護人力,提升醫療照護量能,搭配長照2.0服務,繼而勾勒出一個嶄新風貌的南迴醫院。 

南迴居家護理所 發揮公益組織功能

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附設居家護理所服務範圍包含太麻里鄉、金峰鄉、以及達仁鄉與大武鄉各村,除提供符合居護所服務項目的個案服務,加入台東市三家醫療院所(東基、馬偕、部東)的居家醫療整合性照護團隊外,更特別針對經濟弱勢者提供醫療服務及急難相關費用補助專案計畫,包含特殊自費醫療衛耗材、輔具、營養品及無障礙設施設備等等,以發揮非營利組織的功能。此外,走入各村文化健康站、老人關懷據點等長照機構,提供衛教、免費生理監測,擔任社區健康照護的諮詢平台。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