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胃酸逆流、腸胃不適的人,會上藥房買藥吃,不過食藥署7月30日公告36款雷尼替丁(ranitidine)成分胃藥在致癌疑慮之下,自8月1日起全面暫停使用,民眾可與藥師、醫師討論後續的治療選擇。
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錢政弘提醒,台灣胃酸逆流患者多,不適者應就醫診斷,排除其他上消化道疾病後,可使用藥物治療,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目前為治療首選,患者若在接受完整療程後,若仍出現胃食道逆流,可考慮至藥局購買低劑量PPI藥物緩解症狀,以達到理想的生活品質,同時應在藥師與醫師指導下使用,並注意藥物副作用。
每4人就有1人胃食道逆流 醫師解析常見藥物
台灣胃疾患者多,錢政弘醫師指出,目前調查顯示約每4個人就有1個有胃食道逆流,且就醫比率不斷增加,又以40-60歲中年族群為主要就診族群。通常醫師在臨床診斷出胃食道逆流,或胃鏡檢查發現糜爛性食道炎後,醫師便會開立處方藥物治療。
錢政弘醫師分享目前常見的胃食道逆流藥物有四種,包含制酸劑:鎂鋁製劑,可降低胃酸酸性,短時間內緩解症狀,適合輕度患者;H2受體拮抗劑:抑制胃酸分泌,適合輕、中度患者;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主要抑制胃酸分泌,可加快黏膜恢復速度,適合中、重度患者;胃黏膜保護劑:保護胃黏膜,多作為輔助用藥。由於胃食道逆流通常會出現胃酸過多、消化道黏膜受傷的狀況,PPI藥物抑制胃酸分泌效果最佳,不僅改善症狀,也讓食道黏膜能得以修復,成為長期胃食道逆流患者的首選,且PPI藥效可以持續一整天,只要一天服用一顆,比較方便。
PPI長期吃免擔心 妥善治療改善生活品質
錢政弘醫師分享,有一位中年男性台商長期交際應酬,不僅三高纏身,還深受胃食道逆流困擾,常常半夜被胃酸嗆醒。因生活作息和飲食控制不佳,需要長期服用PPI藥物緩解胃和食道不適,以維持生活品質。在今年疫情影響之下,他不用應酬,三餐恢復正常,還能空出時間去運動,體重意外下降八公斤,原本的高血壓、高血脂,和胃食道逆流都因此獲得改善。錢政弘醫師呼籲患者應先從改善飲食習慣和嘗試減重著手,在接受醫師診治後,若有突發症狀,可在藥師與醫師的指示下,至藥局購買PPI藥物。
對於長期服用PPI藥物的疑慮,錢政弘醫師說明,目前長期服用此類藥物的安全性有醫學依據支持,患者不必過於擔心,倒是長期胃食道逆流沒有接受治療的話,反而會增加其他疾病的風險。現在PPI類藥物除了醫師的處方用藥之外,在藥局通路也有低劑量的PPI指示用藥,購買前應遵循醫師與藥師的指示,注意副作用,若有其他疑慮也可洽詢專科醫師,醫師會根據患者狀況來建議不同的服藥方式,以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