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位於陽金公路邊的八煙聚落,已成為北部近郊人文小旅行的人氣景點,可能許多人並不知道,將這個小聚落由沒落注入生機的幕後推手是長期以來推動環境永續經營的財團法人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基金會體認有機農村才是台灣永續發展的唯一出路,所以自2008年開始,以自力募款的方式推動「台灣環境復興運動」的理想,開始投入陽明山八煙聚落的復興,2009年開始,更進一步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開啟「八煙聚落水梯田生態復舊與產業復甦」的五年計畫,推動三生(生活、生產、生態)一體的願景,經五年戮力投注心力,成功地復育八煙聚落一半的梯田面積,同時更立基於生態保育為核心的產業,推動八煙的產業復甦:以生態旅遊、農村文創以及環境友善的精緻農業為軸線,透過媒體的行銷與在地的深耕,在2012年就已經成功的跨出產業自主的腳步,活化的「八煙出張所」亦轉型為在地的服務站與文創賣店,創造的盈餘不僅自給自足,亦可再投入聚落的永續經營。
這樣的努力,在2012年獲得日本岡山縣美作市英田上山棚田團的重視,兩度組團來台取經交流。英田上山棚田團是日本傑出的農業團體(請詳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nadadan?fref=ts),這個梯田夥伴以「上山集樂MERRY TOGETHER」為號召,招募年輕家庭與志工,投入日本梯田的復興,2013年更獲得日本梯田百選與日本未來遺產的大獎。2013年八煙聚落成功的申請加入聯合國「里山倡議」夥伴組織(IPSI)。同年的8月10日更與日本英田上山棚田團締結為姊妹梯田,雙方約定每年定期的互訪,持續的交流,並分享梯田復育等經驗,並期待放眼世界一起關心亞州農業的未來。
2014年起,基金會累積了八煙聚落的成功經驗與能量,提出金山倡議的願景,以金山的人文深度與山海資源為底蘊,初期框定清水溼地、八煙聚落、山林講堂與兩湖馬蹄田為實踐基地,期待深耕台灣在地經驗的「金山倡議」。
今年是基金會投入兩湖聚落「馬蹄田」的第一年,歷經多次的溝通與拜會,在林務局的支持與金山區公所的協助下,感動馬蹄田的地主簡金木先生,同意與基金會一起推動兩湖馬蹄田的環境復興計畫,從去年底開始,讓馬蹄田從過去一片過度施用除草劑的黃色旱田,透過3位志工重新翻田,糊田埂,放水養田,並號召元智大學農村服務團的同學,協助農務的幫忙與環境的整理,今年終於讓美麗的水梯田重見天日,也把坐落於梯田制高點的舊豬舍改造為豬氏會社發呆亭,創造另類地標!同時也進行生態調查,在清澈的圳溝中發現鱘龍魚的蹤跡,顯見當地水質的潔淨,但也透露出外來種入侵的危機。
4月19日日本的姊妹梯田夥伴一行七人,三度造訪台灣,基金會特別安排古法的插秧競賽活動,只見大伙捲起褲管,手捧秧苗赤腳踏在田間,展開一場趣味的中日插秧友誼賽,讓日本友人見證真正的台灣味,也體會汗滴禾下土的勞動滋味。此次活動,除了體驗台灣的插秧技巧外,也讓大家反思亞州農村的隱憂-農業人口的老化與年輕人力的外流,所以台灣代表隊派出老農與小孩出賽,這是一場別具意義與精采的友誼賽。兩隊各具擅場,結果以平手握手言和,皆大歡喜!
兩湖聚落的水梯田復育,未來將逐步透過步道的整建,在地人文故事的行銷,將金山美麗的梯田、層層交疊的山巒與北海岸的峽灣景致呈現在國人的眼前,一年後,希望在志工的努力下能開放更多的遊客,見證桃源仙境般的景致,期待參與的遊客不只是感動,亦希望能引發大家對環境之省思,未來基金會也將藉由生態遊程來推廣環境教育、持續深化水梯田生態復育與產業復甦等相關活動,推動台灣環境復興運動的理想與金山倡議的願景。
當天下午在山林講堂的座談,一開場由台日雙方交換過去一年來的成果與禮物,基金會金致贈日本友人,由邱銘源導演所拍攝的「里山台灣」紀錄片,日方則回贈「上山集樂物語」一書,接下來雙方就年度工作成果,及未來合作的方向與願景,相互交換經營心得。座談結束後合影,共同前往八煙聚落拜會,讓日本友人再次領略八煙的地景人文之美,為一日的活動畫下美麗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