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肝轉移 標靶+切肝為治癒關鍵
 
【編輯部 台北報導】2010.10.07

  隨著國人飲食習慣的西方化,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更是逐年爆增,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向。多數腸癌病人是可以早期發現切除,但其中仍有二成至二成五的病人發現時已晚期,而早期的病人中,最終也有約1/3會出現疾病轉移復發而進入晚期,這似乎意味著轉移性大腸癌患者幾乎很難獲得長期生存。

  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不怕腫瘤大或多,因為這種可以藉由手術切除的方式來治療,反觀像是潰瘍性擴散方式的癌細胞,根本無法利用手術切除腫瘤,不但轉移性高,也容易造成癌細胞侵犯面積大且散的狀況,因此須先將腫瘤縮小到可切割的範圍。

  臺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表示,肝轉移患者若使用標靶藥物合併化療,其存活率可延長至2年,主要是可提升患者這段時間的生活品質,因此手術切除仍是大腸直腸癌的治癒關鍵。

  對於 KRAS基因野生型的大腸直腸癌病患,使用標靶藥物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合併傳統化療藥物,多數患者的腫瘤會縮小,使得癌細胞可經由手術切除而朝治癒的目標邁進,因此建議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可先做KRAS基因檢測,以避免療效不佳,浪費金錢與醫療資源。

  台大醫院大腸直腸癌的治療為合併多科際整合式治療,亦由外科利用最先進的腹腔鏡微創手術將腫瘤切除,同時搭配放射線療法或化療和標靶治療,並合併其他各醫療科的協助,這樣才能對病患的存活率及生活品質做最好的提升。

  梁金銅主任同時建議,大腸直腸癌預防勝於治療,一般民眾少吃動物脂肪、內臟及紅肉,在50歲時,最好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有潛血反應,要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


 

延伸閱讀: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