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顆粽=2碗白飯! 食材這樣替換爽吃無負擔

營養師提醒,越美味的粽子往往熱量爆表,吃粽要挑剔,淺嚐美味不放縱,才能健康過端午。

端午吃粽,別太放縱!多數人端午節吃粽要求內餡豐富,一名張先生在發現慢性腎臟病前,最愛包蛋黃與滷肉塊的南部粽,每餐都要吃上一兩顆,但生病後,現在碰都不敢碰,錯過端午好失落。營養師提醒,越美味的粽子往往熱量爆表,吃粽要挑剔,淺嚐美味不放縱,才能健康過端午。

慢性腎臟病、糖尿病 端午吃粽勿放縱

臺中慈濟醫院營養科主任楊忠偉說,因慢性腎臟病友無法代謝高磷、高蛋白食物,建議不要選五穀雜糧、蛋黃和肉類過多的粽子,改吃白糯米粽或是客家粄粽較好,份量一天一顆最剛好,吃多反而影響腎功能指數控制。

此外,糯米支鏈澱粉含量高,升糖指數也越高,容易讓血糖上升,建議糖尿病病友先吃足量青菜,再用全穀雜糧粽取代糯米粽,而且不要添加過多沾醬,一天最多也是一顆粽就好。

粽子熱量高 搭配時令蔬菜營養更均衡

臺灣粽子種類多、口味推陳出新,但無論健康與否都不能肆無忌憚大吃。楊忠偉營養師強調,對一般大眾而言,傳統粽平均180克,熱量就高達550大卡,相當於兩碗白米飯熱量,建議把粽子當正餐,再搭配時令蔬菜,如夏天盛產的竹筍,不論煮湯、清炒都爽口,這樣開心吃粽,更能吸收身體所需營養。

細嚼慢嚥、分食 享受美味身體無負擔

吃粽不僅要慎選食材,烹調方式也要注意,包生米的水煮粽,熱量比半生米拌炒後蒸煮的粽子低;南部蛋黃粽熱量就特高。楊忠偉營養師再次提醒,粽子多以糯米為主,胃不舒服或消化不良的人,要細嚼慢嚥、酌量或與朋友分食,才能享受粽子美味,又不會造成負擔,而慢性病人更要為自己打造屬於個人的健康粽,才能開心過端午。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