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消化力」Part 2:消化不良,讓身體不斷囤積毒素
消化不良,讓身體不斷囤積毒素

成為引發各種疾病根源的未消化物(毒素),究竟是如何形成,又如何引發疾病的呢?

吃進嘴裡的食物,經過牙齒咀嚼咬碎後,會經過食道,在胃裡被消化,之後又在小腸裡被繼續消化,其中大部分的食物養分,就在這過程當中被小腸吸收到血液裡,然後在肝臟裡被代謝掉,分解成製造身體所需的基本分子。

我們所吃的食物,一直到這個狀態,才首度成為製造身體的材料,或被轉換成活動身體時所需的熱量。

但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消化的步驟沒有確實完成,那麼儘管食物已經被身體吸收進去,也會變成無法被使用的未消化物,並持續囤積在體內,最終形成的就是毒素。

當消化的步驟確實完成時,我們所吃下去的食物,不是成為「養分」,就是成為「排泄物」,但如果消化不良,就會形成未消化物(毒素)。

毒素之後會轉變成過剩的膽固醇或中性脂肪等各種不同形態的物質,囤積在我們的血管或淋巴管、腸管、汗管等處,一旦囤積過多,與該部位有關的臟器或組織,功能就會開始變差。

看舌頭就能了解消化狀況

這樣的毒素,有一部分是我們可以用肉眼輕易觀察到的,那就是「舌苔」。

舌苔就是舌頭表面像青苔一樣的污垢,不過舌苔並不像牙垢一樣,並不是因為飲食而附著上去,主要是因為前一天晚餐所吃的食物,在體內形成毒素,並在我們睡眠期間,透過血管被運送出去,隔天早上到達舌頭而呈現出來。

如果晚餐時吃了不容易消化的東西或過食,或睡前吃宵夜的話,隔天早上的舌苔量就會變多。所以只要檢測舌苔,就能明白我們前一天的飲食攝取方式是否適當,以及消化情形是否良好。

附帶說明,舌苔如果放任不管,就會被身體再度吸收進去,所以每天早上,都應該確實將舌苔清除乾淨。不過若用牙刷直接刷掉舌苔,很容易傷到舌頭表面,最好用U字型的金屬潔舌器,或稍大一點的湯匙等器具刮掉。

不過並非所有毒素都像舌苔或膽固醇一樣,只要用肉眼觀察或透過檢查就能得知。如此說明或許會讓各位覺得不容易理解,不過毒素是實際存在的物質,並非專家們為了說明疾病的發病原因,才特地創造出來的概念或表徵。


◎作者簡介

蓮村誠

1961 年生,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畢業,醫學博士。醫療法人社團邦友理至會理事長,荷蘭馬哈里西吠陀大學、馬哈里西阿育吠陀認證醫師,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吠陀和平 協會理事長。曾任職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病理學教室暨神經病理研究室,於1992年,至荷蘭馬哈里西吠陀大學接受馬哈里西阿育吠陀醫師養成課程。目前在從事 醫療工作之餘,致力馬哈里西吠陀醫療醫師養成教育的活動,並至日本全國各地展開演講,同時透過執筆活動,努力推廣馬哈里西吠陀醫療。著有《神奇的阿育吠 陀》、《Calling, I am》(皆為知玄舍出版),《生命禮讚》、《生命的治療》(皆為綜合法令出版)、《不撓勇者皆知》(春秋社),《排毒飲食與積毒飲食》、《排毒生活與積毒 生活》(PHP研究所)等書,並審訂《黃金阿育吠陀自我按摩術》(河出書房新社)。

詳閱:「拯救消化力:醫學博士教你整腸胃、排毒素的24個好習慣!」

(轉載本文時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