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Bron越老越猛 老化生理學來解析

美國NBA職籃球星球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即使「高齡」34歲,在球場影響力卻與日俱增,更早的「籃球之神」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40歲時場均仍有20分,是典型不老怪物代表。驚人表現引發生理學家興趣,英國牛津大學研究發現,球員早期職業表現較佳,後期衰退幅度較小。

生理學關注老化衰退 實驗研究有難處

研究老化過程中,認知和運動能力衰退是生理學一大主題。過去研究顯示,約25歲左右,肌肉各項指標即開始緩慢下降,待50歲出現迅速衰退,即使心智能力也無法逃過歲月摧殘。除了關注一般人如何處理持續衰退的身心,科學家對於菁英如何維持專業技能相當好奇。

然而,包括如何評估能力,以及以人類一生的時間尺度做研究等困難,實證研究難以執行,觀察性報告又少得可憐。幸運的是,有些運動員一生都參加了特定運動,這些數據被系統性記錄下來。

分析NBA球星 早期能力影響衰退程度

根據《科學日報》報導,牛津大學生理學博士維迪奇.瓦茨( Nemanja Vaci)帶領團隊,收集NBA五十年來共2,845名球員數據,包括比賽位置、上場時間、效率、團隊貢獻度等變量,來描述職業籃球員的老化曲線。

根據數學模型分析,職業運動員在職業生涯的後期階段有不同程度衰退,且和職業早期技巧累積有關。無論是打中鋒、前鋒,場上位置不會影響衰退速度,然而,那些每場比賽打較多的球員,在職業初期表現較好,而且因年齡而衰退的幅度也較和緩。

其他因素影響研究 天賦也是原因

這項研究挑戰傳統認知,過去認為較活躍或淵博的人,老化衰退程度較大。維迪奇.瓦茨解釋,衰退發生時,更有能力的球員可以利用經驗,來幫助他們維持場上表現。

這項研究可能有助於預測,日前紅遍NBA的19歲歐陸金童路克.唐西奇(Luka Doncic),未來可能繼續稱霸賽場。但瓦茨補充,可能有其他因素,如身體能力、個性、動機、基因,使某些人更快獲得知識和技能,也可能影響實驗相關性。

 

參考資料:

1. NBA players who shine early stay skilled for longer.

2. Nemanja Vaci, et al. Large data and Bayesian modeling—aging curves of NBA players.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2019; DOI: 10.3758/s13428-018-1183-8.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