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細胞癌診療的新趨勢
近來台灣肝癌治療成效有大幅的提升,一方面是病毒性(B、C型)肝炎治療的進步,長期下來使患者罹癌的比率大幅減少,縱使不幸罹癌,也能保有一定程度的肝功能,使能進一步接受腫瘤相關治療。另一方面,肝癌的治療在近年也有很多突破與進展,讓臨床醫師們有更多的治療方式,成效因此大增。
 
整體而言,要延長肝癌患者存活,除了本身肝病的治療需達一定成效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很重要的關鍵。而早期診斷主要依賴定期驗血與超音波篩檢,一旦肝癌被診斷於早期,患者能夠進一步接受如手術切除、肝臟移植或是局部消融等治療,效果會非常良好。至於在小型肝癌確診的工具上,新近有Primovist特殊顯影劑核磁共振的出現,幫助臨床醫師針對傳統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影像下確診有困難的病灶,提供更好的確診能力,也可以提升早期診斷率並減少不必要的切片及其相關風險,算是最新的診斷利器之一。
 
早期肝癌的定義,腫瘤的條件為單顆腫瘤5公分以下,或多顆腫瘤不多於三顆且最大一顆小於3公分,這在目前BCLC分期系統為0或A期。但臨床上仍有部分患者診斷肝癌時,腫瘤大小與數量已超出早期肝癌的範圍,但其肝硬化程度尚可,進一步區分為BCLC的B和C期,後者是合併有門靜脈栓塞或遠處轉移或日常活動能力分數2分以下。目前診療指引針對B和C期的治療建議仍以手術切除為優先,可惜只能適用於少數患者,其餘患者在傳統上B期患者首選治療為栓塞,若為C期患者只有標靶治療(Sorafenib),選擇甚為侷限,成效亦不佳。
 
但近幾年微球治療技術有大幅的進步,慢慢在改變這些患者治療的情況。首先是載藥微球(Drug-Eluting Bead)應用於栓塞治療,根據統合分析顯示,其效果更優於傳統栓塞,同時大量減少栓塞引起的副作用,勢必將成為未來新趨勢。另外,針對栓塞效果不彰或無法接受栓塞患者而言,除了標靶治療外,新近發展的釔90微球放射栓塞治療(Radioembolization)也有不錯的療效,目前還在發展各種微球載體以增進療效並減少副作用,未來也是治療新選擇之一。其他如肝動脈化學治療、體外放射線治療、質子治療或是免疫治療,雖然還未建立國際一致的準則,但也逐步在各家醫院呈現一定的療效,再加上新近第二代標靶治療藥物的上線,更為許多難治患者提供了一線曙光。面對這麼多新的治療,適應症又各有不同下,建議此類患者一定要和主責醫師做充分的討論共識之後,才能有最好的取捨。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