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併發症 媽咪要當心!(上)
呵護產後身心變化
媽咪在生產後坐月子期間,身心都會逐漸恢復到正常,包括傷口、子宮以及情緒等等,假如一直持續有異常情形,例如出血、發炎、惡露持續,就可能是產後併發症所造成,必須及早就醫診治。

了解產後生理正常變化
台安醫院婦產科徐弘治醫師表示,產後併發症發生的機率不高,絕大部分的媽咪在生產後,身體會自然恢復。產後6星期稱為產褥期,經歷產褥期,身體會自然恢復正常,不過仍有少數產婦會發生出血、傷口感染、乳腺發炎、產後憂鬱等產後併發症。

生產後,身體會有一些正常的變化,例如子宮在產後3、4天內開始正常性的縮小,大約在產後6周,會恢復到正常大小而回到骨盆腔內,產道韌帶也會恢復到懷孕前狀態。另一種屬於進行性變化,包括為哺乳需求,產後乳汁開始大量分泌;孕期停止的月經,也在產後慢慢恢復正常週期。

產後6週,子宮會恢復正常
產後約4~6週,子宮會開始慢慢恢復。從子宮底到肚臍的長度,每天會以縮小1公分的速度進展。大約在產後1、2週,子宮可回到骨盆腔,6週就可恢復正常大小。以腹部按摩、使用子宮收縮劑,都能幫助子宮收縮。假如子宮復舊情況不好,要注意可能有以下原因:

1.膀胱脹大,把子宮往上推,進而影響子宮收縮。

2.未哺餵母乳的產婦,子宮收縮會比哺乳媽媽來得差。

3.生下巨嬰,子宮收縮也會比較差。

4.月子期間喝生化湯、麻油雞,都有助子宮收縮。未食用的產婦子宮復舊會較不好。

5.感染造成的影響。

6.胎盤未完全清除乾淨。

正常惡露顏色變白、量減少
此外,生愈多胎的產婦,產後子宮收縮的疼痛比較明顯,必須用止痛劑緩解。至於惡露的變化,正常情形是在生產後,慢慢從紅色轉變到白色。產後2、3天呈現鮮紅或暗紅色,3~10天呈粉紅或咖啡色;10天後轉為淡黃或白色。

如果惡露的顏色一直很鮮紅,量也未減少;或是慢慢恢復正常,突然又呈現鮮紅色;或坐著惡露也會大量流出,就要小心可能是延遲性產後出血,必須檢查是否胎盤未清乾淨所導致。假如惡露伴有惡臭,則要懷疑是否由感染造成。

產後留意身體的變化
生產時陰道會擴張,在產後會變得鬆弛,需要3、4週的時間復原,6週後即可完全恢復正常。而孕期月經會暫停,產後如果哺餵母乳,會刺激泌乳激素,抑制卵巢排卵,比較不容易受孕。

大約在產後6個月之後,月經才會再來。未哺育母乳的產婦則在產後約5、6週,就會開始有月經。

至於乳腺的變化,因產後腦下垂體前葉會分泌泌乳激素,刺激乳汁分泌。在寶寶開始吸奶後,就會刺激腦下垂體後葉,分泌催產素,刺激乳頭平滑肌造成收縮,進而促使乳汁排出,就是所謂的初乳。

另外,也要注意產後心血管的變化。懷孕時,心臟血液的輸出會增加,產後容易多汗、多尿;而生產時膀胱容易被壓迫,不自覺想尿或漲尿,膀胱較難排空。在產後必須密切觀察4~6小時,如果一直無尿意,必須進行導尿。

在消化道系統方面,孕婦腸蠕動較少,產後也會慢慢恢復。有些產婦怕傷口痛,排便不敢用力,容易造成便秘。如果2、3天未排便,可給予軟便劑。

生產後也要注意產婦體溫變化。產房溫度很低,溫差變化加上施打點滴,都會使產婦出現寒顫,這時候要做好保暖。

產後6小時,如果出現2次體溫超過攝氏38度,必須評估是否因產褥炎期發炎(例如產後傷口紅腫熱痛或瘀血、分泌物有膿等發炎現象)所引起發燒。如果產後各項恢復狀況有明顯異常,就要檢查是否有產後併發症。


產後要注意的併發症
產後出血
徐弘治醫師表示,最常見的產後併發症就是產後出血。產後24小時內要持續密切觀察出血狀況,如果自然生產後的出血超過500c.c.,剖腹生產超過1000c.c.就要特別注意。產後出血分早期以及延遲性產後出血。

從懷孕到生產,媽咪會經歷許多生理、心理上的自然的變化。生產後身體會如何恢復正常的狀況、應做哪些觀察,都是媽咪必須注意的,才能在產後迅速恢復健康,亦能當個快樂的新手媽咪。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