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腸癌病友協會

▋專區簡介

協會宗旨:

  1.  提供衛教資訊—提供正確的腸癌衛教知識,瞭解腸癌病友需要,加強病友與家屬對腸癌的認知。
  2. 提供諮詢服務—聯合各大醫院專業醫療團隊,來服務腸癌患者與家屬,並設置醫療諮詢專線電話,讓腸癌病友們不再孤立無助。
  3. 交流互動平台—組織一個讓諮詢團隊、腸癌病友與家屬們能相互溝通的園地,讓彼此相互交流、分享經驗也共享資源。

期望透過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所提供的服務,讓所有大腸直腸癌病友能獲得更多的資訊與幫助,讓所有腸友及家屬不再孤軍奮戰;台灣腸癌病友協會將「關心腸久事」帶到全台灣的各個角落。

▋大腸癌相關新聞

  • 連續五月血便 女罹直腸癌二期全肛門切除
    一名34歲的女性發現排便擦拭有血,偶爾會有便秘的情形,原本以為是痔瘡,檢查後竟然是罹患大腸直腸癌第二期,由於腫瘤位置離肛門只有3.5公分,最後切除了肛門。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表示,「排便」是腸道最主要的排毒機制,宿便可能使壞菌在體內持續發酵,讓大腸癌找上門。(黃仲丘報導) 現年34...
    健康書訊 2015-03-30 
  • 自我觀察排便 不怕拉掉健康
    自由時報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大便後別急著沖水,先看看它長得如何、味道怎樣!醫師建議,理想的糞便是金黃色、香蕉狀且味道不太會臭;避免大腸癌可從觀察排便做起。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長王輝明說,糞便反映飲食、生活習慣,理想的糞便顏色是金黃色、香蕉狀,沒有特殊氣味。王輝明說...
    健康書訊 2015-03-27 
  • 治療低位直腸癌 免切肛--國外人士紛來台求醫
    聯合晚報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直腸癌腫瘤長到肛門口附近,化療搭配手術,九成仍可保留肛門,也不影響術後的排尿、性功能。由於台灣醫療費用相對亞洲其他國家便宜,陸續有國外人士來台就醫,還誇「坐飛機來開刀也值得」。 來自香港的方女士去年發現糞便變細,朋友建議她來台健檢,檢查出直腸癌,腫瘤僅離肛門口...
    健康書訊 2015-03-02 
  • 三餐外食十多年 粉領族罹大腸癌
    一名37歲的粉領族賈小姐,工作十多年來幾乎都在外以自助餐、炸雞排便當、麻辣鍋解決三餐,去年3月排便異常,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罹患第2期大腸癌。 賈小姐三年來每次健康檢查大便均出現潛血反應卻不以為意,直到去年3月排便異常,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罹患第2期大腸癌。原本好發於50歲以上的大腸癌,在賈小姐這...
    健康書訊 2015-03-02 
  • 消化不良、腹脹 竟是大腸癌搞的鬼
    自由時報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 不要以為飲食正常就不會罹患大腸直腸癌。由於癌症初期並無明顯症狀,醫師提醒,即使是年輕人也應定期健檢。 一位30歲的年輕人因消化不良、腹脹不適就醫,經檢查後,卻已是大腸癌第3期。只不過,該名患者平常飲食、生活正常,不菸不酒,也沒有像一般年輕人愛吃油炸...
    健康書訊 2015-02-09 
  • 去年北市大腸癌篩檢 226人罹病
    台灣新生報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103年台北市共計13萬3千多人接受大腸癌篩檢,其中檢出癌前病變比例高達2成3以上,發現大腸癌則有226人。 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表示,今(4)日是國際抗癌聯盟(UICC)於發起的「世界癌症日」。以癌症發生人數第1的大腸癌為例,100年...
    健康書訊 2015-02-04 
  • 遠離腸癌 衛局籲多動少紅肉
    中國時報 記者張立勳/台北報導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依據統計,台灣平均每天有39人罹患大腸癌,為癌症發生人數排行第一。北市衛生局呼籲,勤運動、多蔬果、少紅肉,可降低罹患大腸癌機率;50歲以上、74歲以下的民眾,享有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定期癌篩可早期發現,應及早把握黃金就醫時機...
    健康書訊 2015-02-04 
  • 「血便」怎麼辦? 就醫檢查別拖延
    文/林耿億「哎呀!怎麼都是血?」看著衛生紙,你是否有類似的經驗?一開始慌張失措,懷疑是不是長了東西,想就醫又羞於啟齒,後來不敢用力大便,上廁所變成一種折磨,每次都在等最後的開獎,看看衛生紙是否依然一片紅。「應該只是痔瘡吧!」你開始說服自己,這麼隱私的地方,讓人檢查多害羞又不舒服啊,於是正常的就醫行為...
    健康書訊 2015-02-0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