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腸癌病友協會

▋專區簡介

協會宗旨:

  1.  提供衛教資訊—提供正確的腸癌衛教知識,瞭解腸癌病友需要,加強病友與家屬對腸癌的認知。
  2. 提供諮詢服務—聯合各大醫院專業醫療團隊,來服務腸癌患者與家屬,並設置醫療諮詢專線電話,讓腸癌病友們不再孤立無助。
  3. 交流互動平台—組織一個讓諮詢團隊、腸癌病友與家屬們能相互溝通的園地,讓彼此相互交流、分享經驗也共享資源。

期望透過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所提供的服務,讓所有大腸直腸癌病友能獲得更多的資訊與幫助,讓所有腸友及家屬不再孤軍奮戰;台灣腸癌病友協會將「關心腸久事」帶到全台灣的各個角落。

▋大腸癌相關新聞

  • 飲食運動篩檢 防腸癌
    中華日報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大腸癌已連續 6年蟬聯國人的十大癌症發生數首位,居癌症死因第 3位,這與現代人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國健署表示,國人愛吃燒烤與紅肉、缺乏運動、肥胖,是大腸癌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呼籲從飲食、運動、篩檢三管齊下防治。 國健署長邱淑媞表示,根據研究指出紅...
    健康書訊 2014-12-02 
  • 全球每年50萬人因胖罹癌 研究:1/4病例可預防
    中央社 研究今天指出,全球各地每年約50萬起癌症病例與體重過重、肥胖問題有關,占約全球總數3.6%,尤以北美地區問題最為嚴重。 根據這篇發表在「刺胳針腫瘤學」(TheLancetOncology)期刊的研究,作者指出,1/4病例「實際上是可預防的」。 世界衛生組織(WH...
    健康書訊 2014-11-27 
  • 糞便潛血 竟是原位癌
    中華日報 記者毛麗貞/屏東報導 屏東市一名  45歲男子,身體無任何症狀,於公司健檢時發現有糞便潛血,就醫後經大腸內視鏡檢查,發現一顆約  1公分的大腸息肉,已接受切除術,病理報告發現為原位癌,半年後再次檢查,未發現任何大腸息肉,現於門診追蹤。 屏東醫院消化內...
    健康書訊 2014-11-26 
  • 大腸癌年輕化 篩檢趁早
    自由時報 文/范泉山 知名藝人余天31歲女兒余苑綺罹癌消息傳出後,讓不少人驚覺年輕人也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由於大腸直腸癌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若等到出現血便或排便習慣改變再去篩檢時,有時已經是大腸癌後期。 因此國民健康署鼓勵民眾在50歲時,接受大腸癌篩檢。不過,衛生福利部的補助對象...
    健康書訊 2014-11-25 
  • 口腔黏膜DNA 可檢測腸癌機率
    中國時報 記者廖珮妤/台北報導 藝人余天女兒余苑綺年紀輕又無不良習慣卻得到大腸癌,事實上腸癌不只和生活飲食,也與基因有很大關係。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最新研究,找到26個與腸癌相關的遺傳因子,未來醫師只要採民眾口腔黏膜組織做基因檢測,就能預測先天得腸癌的機率。 大腸癌是台...
    健康書訊 2014-11-23 
  • 帛琉前副總統夫婿讚:台灣醫療服務最好
    聯合報 記者鄭涵文/台北報導 帛琉前副總統珊卓拉(Sandra Pierantozzi)的丈夫馬賽羅(Marcello Pierantozzi)因大腸癌在台安醫院接受腹腔鏡手術。馬賽羅說,他在許多國家開過刀,台灣的醫療服務是最好的。 帛琉醫療資源不足,馬賽羅今年春天來台做健檢時,...
    健康書訊 2014-11-18 
  • 年增萬餘大腸癌患者 醫:50歲一定要做糞檢
    聯合晚報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國內年增萬餘患者 國內每年新增一萬多名大腸癌患者,由於大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有些患者直到血便、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才發現,醫師建議,最遲50歲一定要進行糞便潛血篩檢。 疑與黑心食品有關 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說,相較歐美...
    健康書訊 2014-11-17 
  • 大腸癌轉移… 13年切肝4次 至今未復發
    聯合晚報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大腸癌末期癌細胞轉移到肝臟,常讓患者氣餒,但一名患者13年來切肝四次,肝臟只剩常人的一半大小,仍幸運存活。醫師表示,以往大腸癌發生肝轉移,五年存活率僅有5%。但近年來經妥善治療,以台中榮總的經驗,五年存活率可提高到41%,患者千萬不要放棄。 77歲...
    健康書訊 2014-11-17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