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例! 8旬嬤感染「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疑有敗血症

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主要經由人與人間之直接接觸,或經由吸入含有病原菌之呼吸道分泌物微粒而感染;最常自鼻咽部侵入體內,潛伏期約2至4天。

疾管署2日公布國內今年首例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確定病例,為南部80多歲女性,為機構住民,3月20日出現發燒、畏寒及呼吸喘等症狀送至醫院就醫,因疑似敗血症收治住院並由醫院通報,3月26日檢驗確診為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經治療後目前病情穩定,住院治療中。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累計1例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確定病例,與2014年至2023年同期病例數介於(0至2例)相當;2014年至2023年統計資料顯示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1至14例,其中以65歲以上為多(占53%)。

疾管署表示,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主要經由人與人間之直接接觸,或經由吸入含有病原菌之呼吸道分泌物微粒而感染;最常自鼻咽部侵入體內,潛伏期約2至4天。

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初期的症狀通常很輕微,經常被誤認為普通感冒。侵襲性疾病主要包括腦膜炎、菌血症、肺炎、蜂窩性組織炎、敗血性關節炎、骨髓炎、會厭炎等。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提醒,5歲以下兒童、65歲以上長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是高風險族群,應提高警覺,可能有嚴重後遺症甚至死亡。

▲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主要經由人與人間之直接接觸。(疾管署提供)

侵襲性疾病好發於3個月至3歲嬰幼兒

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侵襲性疾病好發於3個月至3歲嬰幼兒,少發生於5歲以上兒童,其中以腦膜炎威脅性最大,可能導致後遺症,甚至死亡。但隨常規疫苗接種,兒童感染占比降低,近10年內65歲以上病例占了將近6成。

林詠青提醒,B型嗜血桿菌是從鼻黏膜進入體內,在鼻黏膜有受損情況下,較容易受到感染,接種流感疫苗可以降低鼻黏膜因病毒感染受損,亦有助預防續發性細菌感染。

疾管署提醒,冬春之際是許多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應儘量避免長時間處於過度擁擠或通風不良的場所,並注意手部及呼吸道衛生,以降低感染機會。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