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準確預測 非癌末期的病患存活期

安寧團隊提供身心靈全人照顧,準確地預測存活期有助於安寧團隊適時介入,與病患及家屬討論後續醫療治療方向,並預先做好預立醫療決定,避免讓家人承擔作抉擇的為難,達到病患善終的目標。

安寧團隊提供身心靈全人照顧,準確地預測存活期有助於安寧團隊適時介入,與病患及家屬討論後續醫療治療方向,並預先做好預立醫療決定,避免讓家人承擔作抉擇的為難,達到病患善終的目標。

徐先生因腎衰竭問題定期在腎臟科治療,但因年紀大及腎功能持續惡化而逐漸衰弱。腎臟科醫師與病人討論後,徐先生決定不進行洗腎治療而選擇接受安寧緩和治療。安寧團隊在照顧過程中,預測到病人的存活期不長,因此與病人及家人共同討論後續可能的醫療狀況及醫療抉擇,並且完成簽屬預立醫療決定。

減少不必要無效醫療 達到病人善終目標

過去八大非癌末期病患(心臟衰竭、失智症、其他腦變質、慢性氣道阻塞、肺部其他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可接受安寧服務,於111年再增列末期衰弱老人、末期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等4項非癌症疾病納入健保安寧緩和醫療給付範圍。

傳統上,非癌末期病患通常伴隨多種共病症,同一個末期診斷卻因多種共病與失能狀態,造成預測存活期一直是照護非癌末期個案困難的挑戰;並且過去無非癌末期專用的預設方法,大多是透過檢驗數值及臨床醫師的判斷。

安寧團隊提供身心靈全人照顧,準確地預測存活期有助於安寧團隊適時介入,與病患及家屬討論後續醫療治療方向,並預先做好預立醫療決定,避免讓家人承擔作抉擇的為難,達到病患善終的目標。

運用大數據分析 準確預測存活率

臺中榮總安寧團隊運用大數據的分析,將過去六年來服務的7百多例非癌末期病患的基本資料、檢驗數據、臨床症狀和生理數據等,成功開發出了一個機器學習演算法模型,準確預測存活期,正確率達到87%。

緩和療護病房主任李隆軍醫師表示這項研究由中榮安寧團隊與東海大學工學院白鎧誌副教授團隊共同合作開發這項技術,提供安寧團隊適時介入的機會,以確保病患獲得全人照顧,並實現善終的目標。該成就亦於月韓國仁川舉辦的2023年亞太安寧療護會議中發表,與來自亞太地區不同國家交流此研究成果,獲得一致的好評。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