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就罹乳癌! 國際研究健康生活可減少1/3罹癌機率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15日於台北市大湖公園舉辦「守護健康 掌握幸福園遊會」。國外研究數據顯示,透過飲食、運動、生活習慣,可以減少1/3罹患乳癌機率。

衛福部統計,我國乳癌標準化發生率已連續18年蟬聯第一,平均35分鐘就多1名患者。根據新光醫院第一線篩檢的確診年齡比衛福部公布的年齡更低,甚至不乏20歲的患者!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呼籲女性重視乳癌防治,國外研究數據顯示,透過飲食、運動、生活習慣,可以減少1/3罹患乳癌機率,且藥物進步相當快速,只要遵循醫囑治療都有相當好的療效。

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15日於台北市大湖公園舉辦「守護健康 掌握幸福園遊會」,邀請產官學民攜手宣導乳癌防治。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陳彥名表示,新光醫院長期進行乳癌篩檢,然而篩檢率卻不到40%,而且第一線篩檢的確診年齡數據比衛福部公布的年齡還要再低5、6歲,甚至不乏20歲的乳癌患者,顯見乳癌發生率年輕的問題十分嚴重,呼籲女性不要畏懼篩檢。

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指出,乳癌對全台女性國人是很大的危險,每年有1.5萬人罹患乳癌,因乳癌離世的更有2,000多人,因此政府部門十分重視,國家癌症防治計畫從預防、發現到治療都與大家一起努力,期盼乳癌的防治效果能更好。

林莉茹說明,在提早預防乳癌方面,國外研究數據顯示,透過飲食、運動、生活習慣,可以減少1/3罹患乳癌機率;而在及早發現上,台灣的乳癌年齡中位數為56歲,比歐美年輕約7 、8歲,因此目前政府補助45歲以上女性免費篩檢,而有家族病史的則提早到40歲;提早治療的部分,現今藥物的進步也相當快速,若能遵照醫師指示來做治療,後續的療效也會非常好。期望能透過民間、企業以及民代的努力,為婦女的健康共同努力。

▲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邀請產官學民攜手宣導乳癌防治。(圖/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提供)

台灣乳癌死亡率高達全球第4

立委高嘉瑜表示,自己的姑姑也是乳癌病友,台灣乳癌的好發年齡逐漸降低,根據國際統計死亡率更高達全球第4。她今年5月與乳癌病友協會在立法院舉辦座談會,呼籲將乳癌篩檢年齡下修到40歲甚至35歲。也於立院質詢相關機關,要求針對乳癌篩檢率逐年下滑、新藥加速納保以及癌症新藥基金辦公室設立等相關問題提出檢討及回應,盼持續為乳癌防治盡一份心力。

議員李彥秀提到,一直以來,乳癌的好發率排名一直都在前幾名,癌症好發年齡也逐漸往下,如何在健保有限的資源下,讓更多新藥進來,將是下一個階段要努力的目標,聽聞許多國外新藥打算退出台灣,將是未來健保最大的挑戰及問題。

20年來規模最大! 500位病友點亮粉紅絲帶

乳癌病友協會連續20年舉辦「點亮雙色粉紅絲帶」活動,今年號召全台逾500位乳癌病友共襄盛舉,呼籲全台女性都應注重自身乳房健康及早篩早治。理事長黃淑芳表示,協會自2004年舉辦首屆點亮粉紅絲帶活動,至今已邁入第20屆,本次隨著疫情結束,許多中南部姊妹包車北上參加,可說是歷年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也是首次邀請跨黨派民代、藝人及媒體共襄盛舉。

黃淑芳指出,關注乳癌是不分男女都應關注的議題,男性也有可能會得乳癌,20年來協會致力乳癌防治及爭取病友權益,包含爭取男性乳癌患者在健保藥物補助的身分上與女性相當、乳癌姊妹的乳房重建也不再只適用醫美項目,還有乳房篩檢、新藥納保及凍卵補助上的皆有成果。期望本次活動將各領域代表團結在一起,能提高大眾對乳癌疾病的認識,同時為病友提供支持與鼓勵,並藉此呼籲乳癌早篩早治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