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月大男嬰腸病毒入院 出院3天併發重症!二度住院診斷有「脊髓炎」

即使感染腸病毒後臨床徵兆有改善,仍要特別注意重症徵兆,不能掉以輕心。

即使感染腸病毒後臨床徵兆有改善,仍要特別注意重症徵兆,不能掉以輕心。

雖然國內腸病毒疫情已經脫離流行期,不過疾管署7月11日公布,上週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個案,為5個月大男嬰,在住院5天后腸病毒症狀緩解出院,3天後卻又出現左腳疼痛、無力等症狀,併發急性橫斷性脊髓炎。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提醒,即使感染腸病毒後臨床徵兆有改善,仍要特別注意重症徵兆,不能掉以輕心。

出院3天左腳疼痛、無力 二度就醫確認併發重症

上週新增1例感染腸病毒克沙奇A4型併發重症的確定病例。林詠青醫師表示,這名個案為中部5個月大男嬰,6月中旬開始出現喉嚨痛等症狀,到急診就醫診斷腸病毒病收治住院,住院5天症狀緩解後便出院返家。

不過,出院3天後家人發現男嬰左腳有類似疼痛的反應,甚至有無力的情形,而且發燒、口腔內潰瘍等情況仍持續存在,因此再度前往醫院就醫收治住院,病通報為「急性無力肢體麻痺」。

林詠青醫師提到,住院做完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男嬰有急性橫斷性脊髓炎的狀況,經過採檢確定為感染腸病毒克沙奇A4型併發脊隨炎的個案,不過二度就醫住院大約10天後,症狀就較緩解並已出院。

流行期過仍不可輕忽 注意腸病毒重症徵兆

今(2023)年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累計6例重症,分別感染克沙奇A4型3例,腸病毒D68型、伊科病毒21型及克沙奇A6型各1例,均為5歲以下幼童。

根據監測資料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腸病毒71型、腸病毒D68等多種型別腸病毒也於社區活動。疾管署提醒,雖然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持續下降,但社區仍有腸病毒活動,仍須留意相關防護措施及注意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林詠青醫師表示,像是嗜睡、意識不清、活動不佳、手腳無力、肌肉性抽搐等都是併發重症的徵兆,即使一開始腸病毒症狀一度改善,還是要注意有可能是腸病毒併發重症表現,一定要盡早就醫治療。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