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出血還散發惡臭,一檢竟末期「三陰性乳癌」 免疫治療延緩惡化

部分「三陰性乳癌」初期沒有症狀,也不會疼痛,後期則會表現出乳頭出現帶血分泌物、凹陷或表皮發癢、變紅、潰瘍、乳房及腋下出現腫塊。

68歲陳小姐因左側乳房巨大腫瘤穿破胸壁,不僅流血還發出惡臭,到醫院急診,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緊急照會感染科及一般外科醫師,遂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病理組織切片,發現為第四期「三陰性乳癌」。  

三陰性乳癌快速擴散、易轉移 這些人是危險群

台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王聖麟醫師指出,根據統計,「三陰性乳癌」約占所有乳癌的15%,而在台灣每年約有2000名新增的「三陰性乳癌」患者,成因多為遺傳、基因變異,若是家族有乳癌、卵巢癌的病史,更是罹患乳癌的危險族群。部分「三陰性乳癌」初期沒有症狀,也不會疼痛,後期則會表現出乳頭出現帶血分泌物、凹陷或表皮發癢、變紅、潰瘍、乳房及腋下出現腫塊。

此外,「三陰性乳癌」腫瘤成長及擴散速度快、容易發生遠端轉移,且有些案例會產生疼痛感。

治療三陰性乳癌 依期別對症下藥

診斷「三陰性乳癌」需要進行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再以病理組織切片確診腫瘤類型與期別。王聖麟醫師說明,早期患者的腫瘤較小且無淋巴結轉移,可以利用手術切除腫瘤並搭配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而近年來免疫療法的出現,對於腫瘤較大或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可有效縮小腫瘤體積,延緩腫瘤進程。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防癌細胞惡化 治療成功率50%

王聖麟醫師提及,人體免疫系統原本就有清除癌細胞的能力,其中又以T細胞扮演對抗癌細胞的角色,免疫治療每兩週注射一次「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激活T細胞攻擊癌細胞並增強身體細胞功能,防止癌細胞惡化,治療成功率約50%。

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副作用為甲狀腺功能異常、皮疹、搔癢、肝功能異常、疲倦、腹瀉,但對「三陰性乳癌」末期患者還是有超過兩年的存活機會,大幅提高「三陰性乳癌」患者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