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糖只看糖化血色素易誤差 TIR管理助降併發症風險

連續葡萄糖監測已成全球糖尿病管理趨勢,藉由目標範圍內時間(TIR)管理,14天內每天持續了解葡萄糖變化全貌,有助降低併發症風險。

台灣糖尿病患者突破220萬人,平均每10人就有一位糖友,儼然成為「新國病」,若控糖成效不佳恐提高併發症發生率。台灣三大糖尿病學會基金會共同呼籲,連續葡萄糖監測已成全球糖尿病管理趨勢,藉由目標範圍內時間(TIR)管理,14天內每天持續了解葡萄糖變化全貌,有助降低併發症風險。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表示,台灣平均每10人就有一人是糖友­,且有年輕化趨勢,第二型糖尿病平均發病年齡已降至60歲以下,糖尿病控糖不佳易導致血管病變與器官失能等嚴重併發症,造成家庭及社會莫大負擔。

依據國健署今年六月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糖尿病已長年位居前五名,而糖尿病死亡人數較前一年增加11%,顯示糖尿病對國人的健康威脅日漸提升,如何提升糖友血糖控制成效,降低疾病惡化與併發症風險,是國人不可忽略的議題。

連續性葡萄糖監測(CGM)控糖新關鍵

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於2017年將「連續葡萄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列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工具;現八大國際學會共識透過連續葡萄糖監測,以目標範圍內時間(Time In Range,TIR)指標,評估糖尿病管理表現。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王治元理事長說明:「糖化血色素(HA1C)僅代表糖友2至3個月內的葡萄糖變化的平均值,尚無法完整呈現患者每天、及長時間連續葡萄糖變化全貌。控糖有沒有做好,單看A1c還不夠,患者也來不及即時做生活的調整,恐錯過可以達標的黃金期,這也是TIR未來必是國際趨勢的原因。」TIR代表糖友葡萄糖濃度維持在標準範圍時間的百分比,數值越高代表患者葡萄糖控制越穩定。

扎針頻繁及疼痛 糖友血糖監測最大障礙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蔡世澤董事長表示,糖尿病友最期盼的往往就是良好的管理能帶來生活的便利及生活品質。現今連續葡萄糖監測科技,結合手機app及雲端整合照護網,只要上傳控糖紀錄,醫護人員在遠端即可以完整了解患者狀況,提供醫護決策及指引;照護者也能從旁協助及叮嚀。

熱愛運動的二型糖尿病病友何先生表示,運動過程中往往擔心發生低血糖事件、影響生命安全,而連續葡萄糖監測科技有助精準控糖,讓他日前挑戰騎乘自行車長達50公里,即時掌握低血糖狀況,而且「前些日子也測試了平常想吃、卻又不敢吃的麵包,能夠精準掌握合適的分量。」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