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痠背痛跑去按摩沒效?看看這3種治療對症下藥

下背痛十分常見,來源可能是肌肉筋膜、脊椎骨和神經,而且往往是多病因共存。治療原則在於詳盡身體檢查找出病因,必要時輔以影像診斷,透過藥物、復健或外科手術以改善。

一名30多歲的單親媽媽,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照顧年幼的小孩,還得處理家務事,腰痠背痛已是家常便飯,去民俗推拿、整復,效果維持不久,讓她不知該如何是好?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神經外科許孜榮醫師表示,下背痛是現代常見的文明病之一,不過現在醫學相當進步,以西醫而言,治療方式相當多元,可透過藥物治療、復健物理治療、疼痛注射治療、外科手術治療,針對不同的症狀進行治療。

(一)藥物治療、復健物理治療

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NSAID)及肌肉鬆弛劑的效果較佳。許孜榮醫師表示,一般而言療程一至三個月不等,建議按時服藥,而非等到痛了才吃。遵從醫囑,調整生活習慣,隨病況進步由醫師調整減藥。由復健科醫師安排復健物理治療。

(二)疼痛注射治療

激痛點注射(trigger point injection)可有效緩解急性嚴重之肌肉筋膜炎,許孜榮醫師說明,一般而言注射類固醇與局部麻醉劑於激痛點,後續搭配規律服用藥物,成效往往令人滿意;神經阻斷術(neruoablation)經由影像導引技術精準找到患部脊椎小關節周邊的感覺神經,予以局部麻醉劑或射頻燒灼術(radiofrequency)阻斷神經,達到緩解脊椎退化性關節炎之療效。

(三)外科手術治療

許孜榮醫師表示,脊椎支撐全身,像支撐樓房的樑柱。當脊椎關節退化而形成骨刺壓迫神經時,房子樑柱不再牢固,脊椎穩定性受損,使下背痛藥物或復健治療成效不彰,神經外科醫師執行手術部分移除患部脊椎骨,使神經不再受到壓迫,再依病況所需,植入骨釘骨板重建穩定性。近二十年因醫療科技進步,微創神經減壓內固定手術技術成熟,除了達成上述治療目的,因傷口小,恢復快。經醫師評估病況適合此治療的話,能縮短患者術後恢復期,早日重返工作崗位,維持生活品質。

創傷、骨質疏鬆與惡性腫瘤所造成的脊椎骨折,或稱為壓迫性骨折。許孜榮醫師指出,經醫師詳盡細察並判斷有無適應症後,無需全身麻醉的經皮椎體成型術(骨水泥灌注手術)有機會對症下藥,緩解因壓迫性骨折所造成的下背痛。

遠離下背痛 改善姿勢、規律運動是不二法門

下背痛十分常見,來源可能是肌肉筋膜、脊椎骨和神經,而且往往是多病因共存。治療原則在於詳盡身體檢查找出病因,必要時輔以影像診斷,透過藥物、復健或外科手術以改善。許孜榮醫師鼓勵患者,要和醫師充分討論,並改善姿勢、生活習慣,以及規律運動,才是遠離下背痛不二法門。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神經外科許孜榮醫師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