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火鍋季來襲 火鍋料、湯粉到底能不能加?

火鍋食材務必煮熟,生鮮食材與熟食的夾取餐具勿混用,避免交叉污染造成食品中毒。

今年恐又要碰上反聖嬰現象,面對極有可能到來的嚴冬,在天冷的日子揪上三五好友來一場暖胃又暖心的火鍋聚,是許多人迫不及待要排上行事曆的事項。但近年來食品安全意識抬頭,民眾也逐漸開始關注加工食品中食品添加物之使用,其中也有不少人對於火鍋料的製作,或是使用湯粉及湯塊沖泡的火鍋湯底產生疑慮,害怕食用後會對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對吃火鍋這件事是既期待卻又怕受傷害。

謹慎使用適量食品添加物  可協助抑菌、提升口感

天然火鍋食材如新鮮蔬菜、肉類及海鮮類當然最為健康,但煮火鍋往往會搭配一些加工食品火鍋料食用。在挑選火鍋料時,看到包裝標示林林總總之食品添加物成分,毋須過度擔心,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參考國際標準並經嚴謹評估,訂有「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只要正確且合法依該標準使用,尚無危害健康風險之虞。

舉例來說,魚肉煉製品火鍋料為了能延長保存期限及容易儲存,可能合法添加「己二烯酸」及「苯甲酸」等防腐劑;為了增加口感,可能添加卡德蘭膠。火鍋湯底為了提升風味,可能添加「胺基乙酸」、「5’-次黃嘌呤核苷磷酸二鈉」及「5’-次鳥嘌呤核苷磷酸二鈉」等調味劑。

民眾對食品添加物多抱有負面看法,但其實謹慎合法的使用食品添加物可幫助食品抑菌、提升風味與口感等作用,讓消費者可享用到安全、品質好且多樣化的美食。

消費者有「知」的權利 湯底成分需公開透明

有些饕客吃火鍋一定要吃選用天然食材熬煮湯底的餐廳,那該如何知道店家湯底成分?食藥署維護國人健康及食用安全,同時也重視消費者「知」的權利,訂有「直接供飲食場所火鍋類品之湯底標示規定」。

其中明文規範飲食場所之火鍋湯底所有成分需詳實展開,且清楚標示主要食材或風味調味料之內容,以防不肖業者謊稱是高等食材花時間熬煮,也避免商家以商業機密為理由含混帶過。   

為保障民眾享用火鍋衛生安全,衛生機關不定期針對火鍋餐飲業者進行專案稽查,針對包含加工食品及調味料中食品添加物,及火鍋湯底標示等項目,以保障食品安全。

在家煮火鍋也有撇步 選購標示清楚食材

食藥署提醒消費者,選購商譽良好且標示完整清楚之產品,少購買散裝、來路不明或沒有清楚標示食品成分、保存期限及製造廠商的產品。

此外,火鍋食材務必煮熟,生鮮食材與熟食的夾取餐具勿混用,避免交叉污染造成食品中毒。另外,無論是滿漢全席或是清粥小菜,掌握均衡飲食原則,不暴飲暴食,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圖片來源》

Food photo created by jcomp - www.freepik.com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