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因飲食習慣、外食、少吃疏果多吃加工品速食品等與環境壓力等因素的改變,使大腸癌患者有明顯年輕化的現象,臨床上也有很多的案例是年輕的患者,以為腹部疾病、或血便以為痔瘡至醫院求診,經醫師檢查才發現是大腸癌第3期,類似這種案例不少。若發現的早,其實大腸直腸癌治療的效果很好,但必需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若一但發生轉移則治療效果相對就差一些。

一般如果腫瘤發生轉移到肝臟的時,有時太大或長的部位不佳,並不能手術切除可以先利用標靶藥物與配合化學治療把轉移到肝臟的腫瘤縮小,再決定一步的處理方式,也是多一項的選擇。

由於研究顯示,標靶藥物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能讓轉移性大腸癌患者延長罹病後的整體存活期。所以最近健保局在評估後宣布,自今年12月1日起將標靶藥物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納入健保大腸癌的一線給付範圍,而且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與化學治療合併於第一線治療,不但可以有效縮小腫瘤體積,還可以延長存活期至23.5個月,如果配合適當的手術治療更可顯著增加整體存活期至 46.7 個月,而且可以為病患省下不少的醫療費用,至少也有100萬元左右,大大減輕病患的負擔。這藥品通過健保第一線給付後,比原來要第三線治療才給付規範,大概每年可有2500位病患可以提早接受標靶藥物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治療這項措施對患有大腸癌的患者而言確實是一件福音。

不過專家提醒早期大腸癌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又沒有明顯特異性很容易被民眾輕忽,如腹脹、腹痛、貧血、排便習慣改變等,如有上述異常的情形最好盡快做進一步的檢查。平常的飲食習慣其實是非常關鍵的,也就是要多吃高纖蔬果、少吃紅肉,還有每天規律運動是不可少的,定期的安排健康檢查,這些都是預防大腸癌非常重要的方法。

新聞來源:高雄榮民總醫院正子造影中心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