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慎防副作用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主要是因為患者的免疫功能過於活耀,造成全身性的慢性發炎。主要侵犯關節滑液,並可能擴散至關節周圍,例如肌腱及肌肉組織,造成關節疼痛、變形。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率約占總人口之百分之零點五,好發年齡為35至50歲,女性患病人數又較男性高三倍。藥物治療上主要是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疾病修飾型抗風濕藥物(DMARDs)、類固醇,以及近年來相當受重視的生物製劑注射療法。

健保局專委施如亮呼籲,生物製劑的使用雖能有效降低免疫反應,但病患必須特別注意避免感染,尤其是有可能會增加感染肺結核的風險。

另外,對於已用藥治療肺結核,及B、C型肝炎的患者,由於身體的免疫反應被抑制,會造成病菌或病毒活化,使病情再度惡化。這類病患若需使用生物製劑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時,應告知醫師病史及用藥史,並配合醫師指示定期回診監測。若身體有任何不良反應,也應立即通知醫師做進一步的處置,切勿輕忽自己本身的任何症狀,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