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很忙 不是故意的!(下)
王意中老師表示記得有一次結束演講回到宜蘭,剛好太太要帶孩子逛夜市,當下就與她們約在火車站會合,再一起開車到夜市,太太和孩子去逛,自己就找個地方趕出版社的文稿。
 
遇到類似狀況,建議爸爸一定要「把感覺說出來」,讓媽媽和孩子了解自己在意的部分,如果不說出自己的感受,另一半恐怕很難察覺,甚至只會覺得先生每次回家臉色好像特別難看。

爸爸、媽媽都需要喘息的時間
不只是爸爸,媽媽也是為家庭付出很多,尤其現在職業婦女多,很多媽媽下了班,還要負責孩子的照顧與教養,長期下來容易身心俱疲,特別需要鼓勵和打氣,王意中老師表示,職業媽媽的時間往往被壓縮,自己一直在壓抑著,先生應該貼心的幫忙分擔;或是如果時間允許,應該給媽媽放個假,爸爸可以帶孩子外出,讓媽媽休息,或讓媽媽出去透透氣,逛逛街,適放累積的壓力。無論是爸爸或媽媽,都需要喘息的時間與空間。
 
媽媽的感受也要被關注,例如平時大小事都是媽媽在承擔,但是先生一回來,卻只要陪孩子玩,當白臉就可以,這時候爸爸一定要夠貼心,讓孩子知道媽媽的感受,跟孩子說:「爸爸不在家,媽媽要單獨照顧你們,負擔與壓力都很大,而且很辛苦」,讓孩子能接收到父母的想法,最好的方式就是夫妻兩在孩子面前互相肯定、彼此關心、體諒。

放下身段,學習如何扮演父親角色
其實很多時候,爸爸的問題主要出在本身不懂得如何扮演好父親這個角色,例如在職場可能擔任經理、主任等高階主管角色,習慣用命令的語氣,回到家一方面不了解孩子正在流行的東西,另一方面又不想放下身段主動參與或請教孩子,就因為在職場上太久,不知如何與孩子對話。
 
對於有這種困擾的爸爸,會建議多問孩子「這是什麼?」關注孩子正熱愛的卡通、動漫,或是學校的比賽等等,只要願意嘗試,一點也不難,一旦去嘗試,孩子會覺得爸爸會想了解我,會跟我講一些我喜愛的話題,自然會與爸爸更親近。
 
假如不懂孩子,又只會禁止孩子做這做那,例如不能看卡通,禁止看漫畫,但又說不出個道理,自然無法說服孩子,這種已經很少和孩子碰面,加上一接觸又只會扮演仲裁者的角色,孩子當然不想接近。
 
「如果要我對孩子說話,我能說些什麼、能說多久?」

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父母需要隨時自我察覺
最後王意中老師也特別強調「自我即時察覺」的重要性,爸爸不妨問問自己,「如果要我對孩子說話,我能說些什麼、能說多久?」很多長期忙於工作的爸爸,一直沒有好好經營與孩子之間的關係,等到一轉眼孩子已經十幾歲,想要和孩子聊的時候,往往只是一些基本的問答,而提問的問題,孩子可能不熟悉,也沒興趣,所以總是在孩子出紕漏時,才覺得事態嚴重。
 
爸爸可能很懂車子的保養,媽媽很了解皮膚的保養,但如果忽略親子之間的保養,想要補救恐怕為時已晚。因此,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父母都應該盡可能參與、陪伴,多了解孩子,建立良好親子關係,才能幫助孩子健康順利的成長。
 
完整內容請翻閱《媽咪寶貝》102.8月號

王意中
學歷: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
   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
   國軍八0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現職: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著作:《301個專注力教養秘訣》《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台灣自閉兒教養書》《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301個過動兒教養秘訣》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3年8月號。http://www.mababy.com/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