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堅 醫師

▋專區簡介

在這裡台大醫院外科張金堅教授(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與妳分享治療乳癌的經驗。

▋乳房保健

  • 大家一起再為乳癌篩檢盡一份心力
      事實上,乳癌篩檢起步比子宮頸癌之篩檢慢,而子宮頸癌篩檢要回溯至「六分鐘護一生」之源頭,「六分鐘護一生」是由P&G寶僑家品發起的婦女健康公益宣導活動,最初致力於子宮頸癌防治。所謂「六分鐘」是在傳遞女性兩年只要定期花六分鐘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即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治療,治癒率可達1...
    健康新聞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教授 2013-05-14 
  • 防癌別再鐵齒 癌症篩檢一定要的啦!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詹建富專題報導】根據衛生署最新統計,2010年平均每5分48秒就有1人被列入癌患名單。衛生署提醒,健康的生活型態是預防各種癌症的共通法則。醫師則提醒,不要因為自認年輕力壯,沒有不適,且抱持「不會那麼倒楣」的心態,就忽略癌症篩檢的重要性。  圖/聯合報提供常有...
    健康新聞 2013-05-02 
  • 六分鐘護一生 定期篩檢遠離婦癌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乳房攝影要用力壓胸部,一定很痛!」「我年紀這麼大了,不想把腳張開開,作抹片檢查!」這是女性朋友聊天時,常見的抱怨,但千萬不要因此而拒做檢查。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最新癌症登錄資料顯示,乳癌和子宮頸癌分居台灣婦癌發生率冠、亞軍,平均每天新增近30名病人,約有6人死於癌症。國民健康局...
    健康新聞 2013-03-08 
  • 哺乳期漲奶乳頭發炎 小心乳癌警訊
    婦女產後漲奶容易感覺不適,也不應該忽視,如果在哺乳期間同時也有乳頭有發炎現象,小心可能是乳癌警訊!醫師建議懷孕婦女除了定期產檢,也要接受乳癌篩檢,才能讓健康多一份保障。 一名30歲生產頭胎的婦女,懷孕期間並無感覺乳房異常,生產後也正常哺乳,但約1個月後在餵寶寶吃奶時,發現右乳房乳頭附近有類...
    健康新聞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2013-01-22 
  • 乳暈長突起物 蒙哥馬利腺啦
    乳暈出現像青春痘的突起物與乳癌有關嗎?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示,乳暈周圍有一些米白色、米粒般大小,像雞皮疙瘩似的小突起物,常被誤認為青春痘,其實是蒙哥馬利腺,這些腺體的作用主要是保護和潤滑乳頭,可以產生潤滑液,使乳頭、乳暈保持柔潤,不至於太乾燥。懷孕的女性會感覺蒙哥馬利腺看起來比較大顆...
    健康新聞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2012-03-26 
  • 乳房硬塊、腫痛罹癌?
    一般人在摸到自己的乳房有硬塊時,第一個反應就是「我是不是得了乳癌?」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示,乳房有硬塊或腫痛,不一定代表罹患乳癌。一旦發現乳房有硬塊,有些腫痛或硬塊初期被診斷為乳房腫瘤,這些乳房腫瘤大多是良性的,但也可能是形成乳癌的前身。張董事長表示,建議女性朋友可以連續觀察幾天,尤...
    健康新聞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2012-03-26 
  • 預防乳癌少吃高油脂、醃製物
    想預防乳癌,最好少吃高油脂食物、醃製食物,也要避免吃煙燻、燒烤類食物與發黴的食物,像炒花生就少碰為妙。台安醫院營養課李祥瑞營養師表示,炒花生可能潛藏致癌物質,花生發黴就會出現黃麴毒素,黃麴毒素是致癌物質,但一般人無法用肉眼看出花生是否有黃麴毒素,加上炒花生多半是用鹽巴炒,不但油脂含量高,也是高鹽份食...
    健康新聞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2012-03-26 
  • 早期發現乳癌-大波小波月月都要自摸
    國內婦女乳癌發生率近10年內成長七成,已超越子宮頸癌,成為女性最常發生的癌症。台灣女性患乳癌年齡平均比歐美早10年,不論是「波霸美女」或「太平公主」,都應定期篩檢。衛生署統計,國內婦女乳癌發生率由民國78年每10萬人11.7人,增加至民國97年每10萬人56.1人,成長4.8倍,當年有8136人被診...
    健康新聞 健康醫療網 2012-03-06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