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文雄台北報導〕國際癌症總署早在2003年公佈檳榔屬於第一類致癌物,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3月13及14日在成大醫學院舉行會員大會,鑑於「口腔癌」已成為國人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增加最快的癌症,特別列為議程重點,讓國內醫師分享研究及案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理事長暨成大牙醫部主任王東堯醫師也建議政府,應從上而下管制檳榔栽種及販售,讓口腔癌不再是國病之一。
 國人口腔癌的高罹患率來自於不良的生活習慣,尤其以嚼檳榔男性為高危險族群,根據94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中,估計台灣18歲以上嚼食檳榔男性至少150萬人,死亡率佔男性十大癌症第4位,為25?44歲青壯年男性最容易得的癌症!
 民眾對於口腔癌治療的認知,往往以為是耳鼻喉科或血液腫瘤科的領域;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理事長暨成大牙醫部主任王東堯醫師指出,其實口腔外科一直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從第一線的口腔內癌症病變的診斷,到腫瘤的手術切除,及術後口腔重建、植牙的療程,都是口腔外科的專長領域。
 此外,口腔癌患者多為青壯男性,放療及化療帶來的強烈副作用,使得患者無法工作,家中經濟頓時落入困境,而術後顏面殘缺更造成難以撫平的創傷。
 王東堯理事長表示,現在癌症治療強調跨科整合資源,患者不必一下掛這科,一下掛那科。醫師團隊共同討論患者狀況,讓治療的流程更有系統及效率,術後的營養照護及面部重建、植牙手術,甚至心理輔導也包含在內,提供顏面因手術而受損的口腔癌患者最完善的照料。
 王東堯醫師指出,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近50年來只通過一種用於頭頸癌之「標靶藥物」,根據醫療權威刊物新英格蘭雜誌證明,標靶藥物搭配放射治療,可以提高患者的5年存活率約10%,近年來沒有任何藥物有同樣卓越的療效。
 另外,標靶藥物搭配化療可以有效縮小腫瘤,增加手術切除可能性,保住患者器官功能,而且副作用低,患者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可惜健保尚未給付,而患者又以藍領階級居多,經濟負擔也限制了醫療資源的選用。

轉自 台灣時報2010/03/12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