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記者林宜慧/台北報導
 
60歲黃姓國術師,聚餐後感到腸胃不適,兩周後腹部脹氣腫如小皮球,疼痛不已,本以為是吃大餐引起,就醫發現竟是大腸直腸癌,已有淋巴腺轉移。手術切除腫瘤後,醫師準備安排化學治療,但他表示對於要定期回診住院施打針劑化療相當排斥,一度拒絕治療。
 
過去大腸直腸癌常遇到的治療瓶頸,除了長期施打針劑化療耗費許多時間外,人工血管造成的感染風險也是問題,若又因床位不足延誤化療治療,可能讓原本的治療效果打折。
 
台北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許自齊教授說,隨著口服化療藥出現,除了縮短施打針劑的時間,讓患者能依照醫師所預定的治療計劃進行外,健保也有給付,大幅減少住院需求及花費,為患者生活帶來便利性。
 
一般來說,化學治療藥物進到人體內會開始對細胞進行毒殺作用,而口服化療藥物,藉由體內特定酵素作用後,對腫瘤細胞進行毒殺,可能相對減少化學治療藥物毒性所帶來之副作用,且療效與傳統針劑化療相當。
 
在進行化學治療時,多數患者會因副作用而對治療卻步,針對此一狀況,許自齊指出,目前在使用口服化療治療大腸直腸癌時,能減少掉髮機率,醫師也有良好的對策來處理如手足症候群副作用,建議每天應將醫師預開之藥膏當作保養每天擦手掌、腳掌,維持黏膜完整性,盡量穿著毛織品,避免棉織品,減少摩擦,手腳避免接觸過於冷熱之物品,以免受傷,也建議治療初期多注意手腳是否出現紅腫症狀,如有類似症狀出現,可立即向醫師反映。
 
化學治療是門藝術,許自齊表示,現今治療可按照患者狀況量身打造,目前已有針劑及口服化療可供選擇,不必因副作用或繁瑣療程害怕治療。他呼籲患者在治療同時,要充分告知醫師所遇到的症狀和問題,並勇敢面對疾病,保持積極心態,堅持不放棄。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