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年輕化 健康篩檢要趁早
【自由時報】惡性腫瘤為民國101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一名,蟬聯死因榜首31年,其中,結直腸癌為癌症死因第三名,其發生率連續5年蟬聯第一名,約每1小時42分26秒就有一人診斷為大腸直腸癌。

結直腸癌的危險因子包括:家族(基因)遺傳史、年齡大於50歲、男性、肥胖、缺乏運動、低纖與高脂肪飲食、抽菸、喝酒,以及發炎性腸道症患者。其中約75%到95%沒有家族基因遺傳史,國人高齡化、西方化高脂低纖含量的飲食習慣,以及缺乏運動,與其發生率逐年攀升有密切關係。

臨床也發現,結直腸癌也可能發生在年輕世代族群。日前收治一名年僅29歲的女性病人,完全沒有癌症相關症狀,但因父親罹患大腸癌,因此她也在健康檢查中接受大腸內視鏡篩檢,意外在右側大腸肝曲部發現一顆5公分大的息肉,經由內視鏡切除後,病理檢驗為原位癌,病人因此獲得根除性治療,免去將來手術、甚至化學治療之苦。

結直腸癌整體5年存活率約50%到60%,有遠端器官轉移第四期癌症患者5年存活率則小於10%,倘若可以早期診斷,第一、二期結直腸癌5年存活率可以大於80%。研究也顯示,大腸息肉為癌前病灶,早期偵測並切除大腸息肉,可以降低死亡率76%到90%。

大腸直腸癌常用的篩檢方式,包括:糞便潛血檢驗、大腸鋇劑X光攝影、乙狀結腸鏡及全大腸內視鏡檢,其中,全大腸鏡檢不但可以診斷,還可直接切除大腸息肉、癌前分化不良病灶或是早期癌。

國健署從今年6月1日起開放50至74歲一般民眾每兩年可以一次免費糞便潛血反應篩檢,異常者轉介大腸內視鏡檢查;而針對高危險族群者,大腸內視鏡的篩檢需提早且密集追蹤,例如:三等親大腸癌家族史或曾罹患乳癌、卵巢子宮癌患者,建議於40歲即開始大腸鏡篩檢,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症者,更應提早於12至14歲青春期時即接受大腸鏡篩檢。

(作者為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