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腸癌病友協會
▋大腸癌相關新聞
-
【台灣新生報】隨著年齡的老化,老年人各個器官組織的老化、衰退,腸胃功能也常見虛弱,若嚴重的食慾不振,進食量突然明顯減少,可能因身體存在著其他的疾患所導致,應避免輕忽。 老年疾病與食慾差、異常消瘦關聯性 年長者體重逐漸消瘦,體重出現異常下降是重要指標,可能是老年疾病或重大疾病的訊號...健康書訊 2013-08-20
-
【中華日報】大腸癌篩檢率偏低,近 25%病患發現病灶時已屬於晚期,增加治療困難。研究發現,基因檢測合併標靶治療,可增加治療良機。一名 46歲男子 1年來持續發生消化道出血症狀,幾週前腹部劇烈疼痛。就診診斷為胃潰瘍合併乙狀結腸癌,癌細胞轉移至肝臟。體重 3週內遽降 10公斤,並有黃疸、嚴重便秘、血便、...健康書訊 2013-08-19
-
【自由時報】男子罹大腸癌卻誤以為長痔瘡,直到末期就醫才發現,但醫師表示,即使是末期腸癌,患者可抽血進行基因檢測,調整化療藥物劑量,只要不放棄,癌末病患仍有機會延長生命。一名46歲的男性患者,一年來消化道持續出血,卻不以為意,只以為是胃潰瘍、痔瘡,直到日前腹部劇烈疼痛,經醫院診斷為胃潰瘍合併乙狀結腸癌...健康書訊 2013-08-16
-
【台灣新生報】癌症已蟬連10大死因之首數十年,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表示,目前已有經實證、且早期篩檢癒後良好的癌症篩檢,但仍有近6成民眾未做過任何篩檢。北市衛生局推動「3人成行首篩揪團拿禮券」活動,凡設籍北市52年次以前(50-74歲)未做過糞便免疫潛血檢查、57年次以前(45-69歲)未做...健康書訊 2013-08-15
-
【台灣新生報】癌症篩檢讓早期癌症現形,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去年四大癌症總共篩檢了二萬一千四百多人,發現大腸癌及乳癌的確診率約千分之四點四,患者接受手術等治療後均有很好的效果,該院副院長黃仁杰強調,癌症不可怕,可怕是太晚發現,失去黃金治療期。一位七十歲的張先生到澄清醫院看門診,發現院方有提供免費癌症篩檢而...健康書訊 2013-08-13
-
【自由時報】惡性腫瘤為民國101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一名,蟬聯死因榜首31年,其中,結直腸癌為癌症死因第三名,其發生率連續5年蟬聯第一名,約每1小時42分26秒就有一人診斷為大腸直腸癌。結直腸癌的危險因子包括:家族(基因)遺傳史、年齡大於50歲、男性、肥胖、缺乏運動、低纖與高脂肪飲食、抽菸、喝酒,以及...健康書訊 2013-08-12
-
【台灣新生報】年長與發炎性腸胃道疾病患者,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美國內分泌科醫師馬溫·里普曼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如「克隆氏症」容易引發維生素B12吸收不足,進而誘發貧血;60歲以上的民眾1/3缺乏該維生素。馬溫·里普曼醫師表示,無法有效吸收維生素B12及因腎臟病、缺乏紅血球生...健康書訊 2013-08-09
-
【台灣新生報】基隆市去年十大死亡原因,癌症排名是第一位,其中結腸、直腸和肛門癌是男性癌症死亡第三位,口腔癌是男性癌症死亡第六位。基隆市衛生局結合社區醫療院所,提供免費癌症篩檢,辦理「健康100-關愛爸爸」長長久久活動,藉此喚起忙碌的父親以及親屬別忽略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定期接受口腔黏膜篩檢、大腸直腸...健康書訊 201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