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腸癌病友協會

▋專區簡介

協會宗旨:

  1.  提供衛教資訊—提供正確的腸癌衛教知識,瞭解腸癌病友需要,加強病友與家屬對腸癌的認知。
  2. 提供諮詢服務—聯合各大醫院專業醫療團隊,來服務腸癌患者與家屬,並設置醫療諮詢專線電話,讓腸癌病友們不再孤立無助。
  3. 交流互動平台—組織一個讓諮詢團隊、腸癌病友與家屬們能相互溝通的園地,讓彼此相互交流、分享經驗也共享資源。

期望透過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所提供的服務,讓所有大腸直腸癌病友能獲得更多的資訊與幫助,讓所有腸友及家屬不再孤軍奮戰;台灣腸癌病友協會將「關心腸久事」帶到全台灣的各個角落。

▋大腸癌相關新聞

  • 新高 台每5分40秒1人罹癌 大腸癌連6年居首 乳癌破萬人
    蘋果日報 記者蔡明樺╱台北報導 衛生福利部昨公布最新癌症統計,二○一一年全台新增九萬二千多人罹患癌症,較前一年增百分之二點二,創歷史新高,平均每五分四十秒就有一人罹癌,亦較前一年快八秒,是癌症時鐘走最快一次。癌症中以罹患大腸癌人數最多,連六年高居首位,至於肺癌和乳癌則增加人數最多,其中乳癌...
    健康書訊 2014-04-16 
  •  大腸水療 無治病功效
    聯合報 記者楊欣潔╱採訪整理 Q、常聽到有人討論大腸水療,它有助於降低大腸癌的風險嗎? A、坊間常見的大腸水療,類似浣腸,主要利用機器將大量溶液灌入人體,撐開大腸壁並軟化宿便,促使大便排出,但並無治療疾病的功效。 雖然有便祕問題的民眾,可能因糞便中的致癌物長時間與腸道接...
    健康書訊 2014-04-15 
  • 中年後腸保安康 多蔬菜少碳水化合物
    中國時報 記者黃菁菁/東京報導 《日本經濟新聞》刊載免疫學者藤田紘一郎談保持腸的健康法指出,人感到幸福所憑靠的與其說是腦,倒不如說是腸,50歲以後的飲食必須針對腸的需求,有了健康的腸才能保持年輕、預防疾病,感覺到幸福。 現代人的腸內細菌銳減,40至60歲的現代日本男性腸內細菌的量...
    健康書訊 2014-04-14 
  • 家族揪團篩檢大腸癌 半數有問題
    自由時報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澄清醫院近來有2名病患罹患大腸癌,兩人家族分別揪團做集體大腸鏡檢查,結果一半的成員發現罹患大腸癌或有大腸息肉,醫師提醒直系血親罹患大腸癌,有5%會罹癌,而一般民眾血便、長期便秘、大便變細或大便習慣改變,建議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 澄清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邱錫雄指...
    健康書訊 2014-04-08 
  • 台抗癌新藥 可縮75%腫瘤
    蘋果日報 記者沈能元╱台北報導 台北醫學大學與台灣大學合組研究團隊,研發抗癌標靶新藥,日前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許可,創下國內大學自行研發抗癌藥物,獲美國FDA人體臨床試驗許可首例。研究團隊昨說,與巿面上相同機轉的抗癌藥物相較,新藥在動物實驗時證實縮減腫瘤體積七...
    健康書訊 2014-03-26 
  • 健康雲:常吃炸物碳烤 易釀腸癌
    蘋果日報 記者沈能元╱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新增約1萬2千名腸癌患者,已是人數增加最快的癌症,有讀者到臉書《蘋果生活八爪魚》留言詢問,吃炸物或碳烤食物是否易罹腸癌。醫師表示,常吃高溫油炸、碳烤食物,確易罹腸癌,因食物高溫烹調後,蛋白質、脂肪等將變性、形成致癌物質,常吃高溫烹調食物,致癌物質將累...
    健康書訊 2014-03-25 
  • 大腸癌一期 手術切除病灶
    聯合報 記者施靜茹/整理 Q:醫師說我得了第一期大腸癌,我聽了很害怕。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發展? A:大腸癌的分期,零期指的是組織為惡性的大腸瘜肉,長出來的地方仍局限在腸道黏膜;一般只要切除瘜肉,日後定期做大腸鏡檢查追蹤。 大腸癌第一期,則是腫瘤侷限於大腸黏膜下層或腸壁環...
    健康書訊 2014-03-25 
  • 《不可不知》高脂低纖紅肉 誘發大腸癌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報導 經常的高油脂、高肉類、少蔬果、少纖維的飲食習慣使得國人罹患大腸癌的機率增加。應改善不良飲食習慣,增加蔬果攝取。高危險群並應定期健康檢查追蹤,防範大腸癌。 大腸癌飲食誘發因素 大腸癌目前已位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三名。高動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纖維的飲...
    健康書訊 2014-03-25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