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腸癌病友協會
▋所有文章
-
【旺e報】對於肉的選擇,民間有著這樣的說法:2條腿的好過4條腿的,沒有腿的好過2條腿的,也就是說吃魚好過家禽,吃家禽好過吃家畜。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下面就來瞭解下紅肉、白肉它們各自的優點吧!簡單地說,紅肉就是豬、牛、羊肉等哺乳動物的肉;白肉就是雞、鴨、鵝、魚、蝦、蟹等非哺乳動物的肉。豬牛羊肉 脂肪含...健康書訊 2012-12-17
-
【自由時報】每日飲食有進就有出,大腸直腸是消化道的末端,主要功能是藉由水分的重新吸收讓糞便成形,並藉蠕動幫助糞便排出,在人體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卻也常忽略了它的重要性。通常大腸直腸癌是指大腸直腸腺癌,因腸黏膜細胞突然不受控制地增生。細胞變得奇形怪狀、不規則排列,並侵犯周邊組織,甚至向身體各處轉移,...健康書訊 2012-12-13
-
KRAS基因檢測現在分子生物醫學進步,癌症患者可以利用基因檢測,事先知道藥物適合性,不用再花費大把鈔票卻徒勞無功。例如大腸直腸癌患者,可以利用「KRAS」基因檢測,如無發生突變,則可採用化療搭配標靶藥物表皮生長 因子抑制劑。基 因檢測替患者選擇合適的藥物,並減少用錯藥物而延遲治療的遺憾。本協會提供腸...健康書訊 2012-11-23
-
【中國時報】64歲王陳美雲阿嬤4年前持續血便半年,原以為只是痔瘡復發,就醫才發現是大腸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醫師評估生命只剩6個月。在家人支持下,王陳美雲接受了3次切肝手術,還砸下700多萬元接受標靶治療,配合每天游泳1000公尺,終於創造了生命奇蹟。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表示,大腸癌是國...健康書訊 2012-11-21
-
【台灣新生報】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有30人罹患大腸癌,有13人因大腸癌死亡,大腸癌已成為國人罹患人數第一名。大腸直腸癌在早期治療上有很好的成效,一旦發生轉移則治療效果相對欠佳,為此,健保局也將在今年12月1日起將標靶藥物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納入健保腸癌一線給付。黃女士五年前因為排便習慣改變而就醫,診斷罹...健康書訊 2012-11-21
-
【聯合報】一名廿歲男大生平日愛吃燒烤,半年前,下腹不時隱隱作痛,卻一直不以為意,直到一個月前出現血便,才就醫檢查,發現罹患直腸癌第三期,且癌細胞已轉移到淋巴。台灣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不斷攀高,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台灣平均每天有卅人得到大腸癌,十三人因此死亡。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說,大腸癌...健康書訊 2012-11-21
-
「先生,你的檢查報告出來了,診斷確定為直腸癌,你的診斷是第二期......」。當時聽到醫師說這句話時,腦筋突然一片空白,醫師接下來講的話幾乎沒有心思在聽了,回到家裡意志消沉了幾天,心情也跟著低落,情緒更是起伏不定,常常為了小事而動怒,直到有一天我三歲的女兒說:「爸爸,你怎麼了,是不是生病了,生病了就...健康書訊 2012-11-11
-
「阿婆」是位傳統的客家人,刻苦耐勞這四個字,就像紋身般的烙印在她的血脈裡無法自拔,年輕的時候的她家裡很窮,以以物易物的方式將她嫁給了阿公,但初人妻的她,嚐到的不是新婚的喜悅,而是一家生活的沉重負擔,甜蜜的負荷只是書上的形容詞顯而未見,少喫無著、仰屋興嗟才是她生活的最佳寫照。抱著打斷牙齒和水吞的客家打...健康書訊 201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