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響宴
-
台大外科教授張金堅行醫已有三十七年,頂著乳癌名醫的光環,他看過的乳癌病患,最年輕的十九歲,最年長者九十七歲,許多病患一路跟著他看診,從小姐變成阿嬤。張金堅說,乳癌讓一個女人經歷痛苦、打擊,但他也看到病友如何從沮喪、絕望中,變得更堅強。 今年六十四歲的張金堅說,有人覺得醫師做久了會有職業性冷漠,...健康新聞 自由時報電子報 記者魏怡嘉專訪 2010-11-15
-
一個女人因為罹患乳癌必須切除乳房,很難不憂鬱。但九十八歲準人瑞王東明卻被醫師「嫌」太樂觀,去年接受手術後,她不但持續六十年來每天看報紙的習慣,還每周與一群票友練唱京劇。在歌手許茹芸的鏡頭下,王奶奶堅韌的生命力,充滿了愛與希望。 乳癌發生率為國內女性癌症第一位,每年約有七千五百名新增患者,平均每...健康新聞 2010-10-25
-
生活是門深奧且真實的藝術 每人心中有ㄧ畝待開墾的田 在田野鄉間有這麼ㄧ種感覺 當農夫播下ㄧ顆種子的同時 也把自己的生命種回了土地 而在那滴滴血汗灌溉的地方 我們給它取個名子叫心園地 &n...健康新聞 2010-03-10
-
-
乳癌名醫、台大外科教授張金堅,說話急、動作快,就連走路也比一般人快速,常常三步併作兩步走。 他是專攻乳癌及大腸癌的權威醫師,但近年他從病人身上,觀察到壓力大、生活急促,罹癌機率相對提高,因此開始練氣功, 學習放慢步調過生活。張金堅說,醫生的工作時數很長,生活又緊張,加上工作壓力大,要想維持一般常規性...健康新聞 2009-08-25
-
身為醫師,不僅要在醫術上追求精進,同時很重要的要兼顧到病患心靈層面的複雜變化,及得到最適當且完整的醫療照護。尤其是被診斷罹癌,接受各種不同的療程,病情的轉變,情緒上的起伏,心理上的衝擊......等,該如何協助病患抒解壓力、舒緩情緒,是醫護人員除了在專業的治療之外,也應多加關切的癌症病友及家屬可能產...健康新聞 2009-07-08
-
最近在門診、住院及病友座談會等諸多場合中,常碰到病友們提到有關「治療及追蹤期間的不安與焦慮」等問題,歸納起來病友們最擔心的就是「日後乳癌是否局部再發或遠處轉移?」事實上,乳癌的預後相當良好,存活率高,但她們心中仍然隱藏著陰霾,活的不快樂,病友於術後或接受化療、放療後,出門次數減少了,不再參加社交活動...健康新聞 2009-04-15
-
對女性來說,乳房是重要的象徵,由於乳房對於女性的意義深遠,因此乳癌對女性患者來說,不僅造成罹癌的恐懼跟健康的戕害,更比其他癌症帶來更深的心理傷害!即使以手術切除癌細胞是乳癌治療最好的選項之一,但由於乳房的切除對影響女性心理及美觀甚鉅,所以在重建手術之外,醫界與藥界莫不努力於如何減少切除範圍,提高患者...健康新聞 200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