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堅 醫師

▋專區簡介

在這裡台大醫院外科張金堅教授(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與妳分享治療乳癌的經驗。

▋乳腺炎

  • 預防乳癌少吃高油脂、醃製物
    想預防乳癌,最好少吃高油脂食物、醃製食物,也要避免吃煙燻、燒烤類食物與發黴的食物,像炒花生就少碰為妙。台安醫院營養課李祥瑞營養師表示,炒花生可能潛藏致癌物質,花生發黴就會出現黃麴毒素,黃麴毒素是致癌物質,但一般人無法用肉眼看出花生是否有黃麴毒素,加上炒花生多半是用鹽巴炒,不但油脂含量高,也是高鹽份食...
    健康新聞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2012-03-26 
  • 15%乳癌病人擔心對側復發 考慮先切除
    乳癌治療後仍有25~30%的患者會復發,乳癌防治基金會最近隨機抽樣120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高達84%受訪者了解另一側乳癌機率較其他人高,其中,15%受訪者考慮採取預防性根除措施,切除另一側健康的乳房。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示,國內每年約有9000名女性新診斷有乳癌,許多婦女揮之不去的陰...
    健康新聞 健康醫療網 2012-03-25 
  • 早期發現乳癌-大波小波月月都要自摸
    國內婦女乳癌發生率近10年內成長七成,已超越子宮頸癌,成為女性最常發生的癌症。台灣女性患乳癌年齡平均比歐美早10年,不論是「波霸美女」或「太平公主」,都應定期篩檢。衛生署統計,國內婦女乳癌發生率由民國78年每10萬人11.7人,增加至民國97年每10萬人56.1人,成長4.8倍,當年有8136人被診...
    健康新聞 健康醫療網 2012-03-06 
  • 超音波+攝影 乳房腫瘤難遁形
    衛生署提供45歲以上婦女每兩年一次乳房攝影篩檢,但篩檢率僅二成多,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指出,國內年輕婦女的乳房較緻密,50歲以下婦女不妨以乳房超音波檢查與乳房攝影互相搭配,篩檢乳癌。黃俊升表示,乳房攝影使用低輻射劑量X光透視乳房,可用來偵測鈣化點或腫瘤,是目前證實有效的篩檢工具。不過,由於...
    健康新聞 健康醫療網 2012-03-06 
  • 乳房有硬塊 以為漲奶竟是癌
    【健康醫療網轉載】嘉義縣33歲鄭姓婦人有乳癌的家族史,去年產後發現左乳有硬塊,誤以為哺乳造成,沒有在意,直到孩子斷奶後,硬塊還在,就醫才發現癌細胞有5公分大,且擴散到淋巴,目前在台中接受治療。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說,婦人在哺乳期間,會漲奶、出現硬塊,有的疼痛異常,應找專科醫師諮詢,並透過觸診、...
    乳癌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 /台中報導 2012-02-20 
  • 她97歲切乳癌 百歲票戲自在活
    「老年生活不可怕,我每天都過得很充實!」現年一百歲的王東明,三年前發現左胸有小硬塊,醫院診斷是惡性腫瘤,她考慮三天,決定手術切除,當年以九十七歲高齡成為國內乳癌開刀最年長者。如今她身體硬朗,每周還上茶座和朋友一唱京劇,日子過得快活。當時醫生診斷,硬塊直徑三公分,還好沒轉移至淋巴腺,她決定左乳全切除,...
    健康新聞 中國時報張睿纖╱台北報導 2012-02-13 
  • 張金堅教授的百歲乳癌病人
    王國維之女 王東明出回憶錄九十七歲開刀切除乳癌的王東明是清末國學大師王國維的長女。王國維五十歲時,在頤和園昆明湖投湖自盡,當時王東明才十四歲,如今她已活過一世紀,和父親的輕生形成極大反差。她計畫出回憶錄,記錄一世紀經歷和父親的歷史。王國維與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等人,當年有「清華國學四大導師」的美稱...
    健康新聞 中國時報張睿纖╱台北報導 2012-02-13 
  • 乳癌復發或轉移 都應檢測HER2基因
     衛生署統計,乳癌發生率高居婦女癌症首位;統計發現,其中約四分之一屬於腫瘤HER2基因過度表現,乳癌的惡性度、轉移力高、存活率低且復發時間提早。這類患者直到十年前抗HER2的針劑標靶藥物研發成功,才有了抗癌的有效武器。  乳房醫學會理事長、三軍總醫院副院長俞志醫師誠提醒,所有的乳癌患者都應該要...
    健康新聞 中國時報 李盛雯/台北報導 2011-12-26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