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區簡介
【熱愛生命 攜手抗癌】
自民國71年起,癌症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罹癌患者年齡層亦有逐年下降之趨勢,多數病人在診斷時已近晚期,且常因無法有效治療而導致死亡。為有效降低國人罹癌率,提昇國人健康品質,在已故總統府資政蔣彥士、立法院長王金平、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以及醫界人士的奔走下,「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於民國86年正式成立。本會戮力於推廣防癌觀念、降低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促進國人健康品質、提昇癌症治療水準、增進國際癌症防治經驗之交流、落實癌友關懷與服務、維護癌友權益等目標。
【讓愛動起來】
在台灣,目前已有超過50萬個癌症家庭需要被關懷與照護,為此台灣癌症基金會在台北及高雄成立「癌友關懷教育中心」,提供癌友及家屬全方位的專業支持服務,包括醫護、營養、社福及心理諮詢,並辦理各式身心靈康復課程,幫助癌友成功邁向康復之路。
▋癌症資訊
-
基因檢測在癌症治療策略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卵巢癌亦不例外。北醫附醫婦產部教授邱德生醫師指出,目前臨床上建議卵巢癌患者進行 BRCA 1/2 基因檢測以及 HRD(同源重組修復缺失)基因檢測,以協助制定個人化治療策略。這些檢測有助於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例如 PARP 抑制劑和血管新生抑制劑),作為...卵巢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2025-01-13
-
有賴於醫療科技的進步,癌症治療已邁向精準醫療時代,隨著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的快速發展,癌症治療有了重大突破。在臨床治療中,透過檢測致癌基因的變化來選擇標準藥物,成為癌症治療上的主要考量;而次世代的個人基因定序,可以大幅縮短檢測時間,提供基因...基因檢測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4-12-14
-
彥伶在開車上班的途中,右腳突然不聽使喚,差點釀出車禍;突來的意外才讓她發現居然已經罹患肺腺癌第四期。當時她每天問自己:「我沒有任何不良嗜好,怎麼會得肺腺癌末期?」聽到自己是癌症末期了,彥伶覺得人生被宣告為死亡,幸而她因孩子有了活下去的動力成為抗癌鬥士。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醫師...肺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19-08-06
-
免疫細胞治療再傳佳音!繼衛生福利部鬆綁免疫細胞用於多項癌症臨床治療使用後,國內生醫業者引進日本研發成功的「DC(樹突細胞)癌症疫苗」、「超級NK(自然殺手)細胞」製劑專利技術,讓台灣的癌症患者不必遠渡日本求醫。累計二十二種癌症、逾十萬名癌患使用 日本免疫細胞培養技術轉移台灣過去因為法規限制,許多台灣...傷口照護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2018-09-13
-
空汙等生活環境中的各種煙害讓台灣肺癌發生率居高不下。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公布癌症登記報告,肺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名,平均每44.7分鐘就有1人罹患肺癌,更是十大癌症中「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晚期發現比例最高」的癌症。對此,台灣癌症基金會也首度揭密「台灣人小看肺癌的5大事實」。 ...健康新聞 2017-04-28
-
女性一旦得了乳癌,往往擔心失去乳房、生育能力。台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表示,目前治療乳癌觀念逐漸改變,過去治療乳癌第一步驟多為先手術、切除腫瘤,再進行化療,現在醫界認為,手術前先進行術前輔助治療較為理想,一方面可以了解藥物是否有反應,另一方面,腫瘤縮小後,手術範圍也會縮小,甚至可能不需要...健康新聞 2017-04-28
-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指出,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大腸瘜肉好發於軟體工程師、行銷企劃、公務員、醫護人員與營建人員等五大族群,不只這五大族群,如果屬於靜態生活型態,也要特別注意。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博士則表示,調查也發現,有大腸瘜肉的上班族,多半工時很長、睡眠不足,常吃消夜、油炸食物,...中醫內科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梅志銓報導 2017-03-20
-
台灣癌症基金會進行「大腸瘜肉問題與生活習慣調查」,結果發現,軟體工程師、行銷企劃、公務員、醫護人員、營建人員等為大腸瘜肉好發五大職業族群。靜態生活型態 很容易得大腸瘜肉這項調查報告針對全台2550位25至59歲上班族,其中147人發現有大腸瘜肉。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副院長賴基銘表示,過去研...大腸直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2017-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