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兒科門診10大常見疾病(Part2)
 Common Diseases4:沙門氏菌腸胃炎
夏季悶熱,細菌容易孳生,所以寶寶很容易感染細菌性腸胃炎。雷偉德醫師指出,沙門氏菌腸胃炎是台灣夏季最常見的腸胃炎類型之一,好發於7〜10月,且5歲以下孩子最易感染。

沙門氏菌容易存活於未消毒乾淨的蛋類當中,如:沒煮熟的蛋料理、蛋殼,或是受汙染水源裡。感染後可能出現高燒、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一開始的腹瀉是清水狀,接著會出現黏液,顏色也會如海苔般呈現深綠色或翠綠色,甚至出現血絲。血便的原因為腸胃道黏膜受損、脫落,微血管破裂所造成,必須特別留意觀察。

感染沙門氏菌腸胃炎通常會發高燒,但如果高燒(39〜40oC)超過3、4天,又不停狂拉肚子(一天拉十幾次),或孩子肚子劇烈絞痛、不停哭鬧,每次解便都很痛苦、只解一點,肚子卻又很脹,精神活動力極差,就會是比較危險的情形,嚴重時可能導致菌血症或腸胃穿孔的發生,必須儘快就醫尋求協助。
 
預防沙門氏菌腸胃炎的方法

1.勤洗手,尤其是幫寶寶換尿布後,更要徹底清潔雙手。

2.別給年紀太小的孩子吃生菜或沒煮熟消毒過的蛋製品,水果則一定要洗乾淨。參觀農場或牧場後必須將手清洗乾淨才可進食,且不可直接飲用未經消毒的生乳。

3.注意食物的保鮮,不吃可能受汙染的食物。若冰箱壞了,就別再吃裡面的食物。
 
 如何治療沙門氏菌腸胃炎

1.採支持性療法,醫師可能會開立止瀉藥和乳酸菌或腸胃道的益生菌,來增加寶寶腸道好菌、減少壞菌的比例。

2.如果寶寶有脫水情形就需要打點滴,脫水徵兆為:嘴巴很乾且乾到好像快裂開、哭泣時沒有眼淚、皮膚乾燥、即使沒發燒還是有嗜睡或缺乏活動力的現象,且幾乎整天都沒有小便,如果有以上徵兆需趕緊送寶寶至醫院給醫師評估。

3.給寶寶清淡的飲食,例如:米湯、白吐司、白饅頭、白麵條,米湯是最好的選擇,因含有助腸胃道黏膜修復的成份,是天然的治療方法。

4.因腹瀉會造成腸胃道可吸收乳糖的黏膜受傷剝落,形成「暫時性的乳糖不耐症」,所以建議先不喝牛奶,母奶則可以喝,或可選擇無乳糖奶粉。

5.多補充水分,避免脫水,可給寶寶喝電解水,等於是口服點滴,建議不要自行購買運動飲料加水稀釋,也不要只喝大量白開水,萬一寶寶已有脫水現象,嚴重可能導致水中毒。
 
 Common Diseases5:蚊蟲叮咬及丘疹型蕁麻疹
炎熱、潮濕多雨的夏季是一年當中蚊蟲活動最猖獗的時間。尤其一般而言,寶寶對於蚊蟲叮咬的過敏反應都比成人來得劇烈,紅腫範圍往往較大,也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消退。

俞佑醫師指出,所謂「丘疹型蕁麻疹」,就是俗稱的「紅豆冰」,常見的症狀發生於腿部,偶爾也在手臂或臉部,出現為數眾多的紅色、凸起且劇癢的疹子,嚴重時,丘疹中央甚至會形成大型的水泡。這往往是人體對蚊蟲叮咬所引發的持續性、較為劇烈的過敏反應所造成,有時候,甚至無法回想起何時被蚊蟲叮咬。

最常見引起這種過敏反應的蟲類,就是貓狗身上的跳蚤或蟎類,看到寶寶身上的紅豆冰,爸比媽咪想必心疼不已吧,就讓我們一同了解如何預防寶寶被叮咬吧!
 
預防蚊蟲叮咬及丘疹型蕁麻疹的方法

1.對於小於2個月的寶寶來說,最好避免使用化學性的驅蟲藥劑。可讓寶寶穿著長袖寬鬆的衣褲、帽子和襪子來避免被蚊蟲咬傷。寶寶的嬰兒車也可加裝蚊帳。

2.對於大於2個月的寶寶而言,防蚊劑中含有驅蟲成分DEET (敵避╱避蚊胺))30%以下,或者Picaridin(派卡瑞丁╱避卡蚋叮)10%以下,兩者都是安全無虞,可選用的。

3.年幼的孩子,防蟲產品一天最多使用一次,且要避免觸及眼睛、嘴巴和手上,在回到室內後,也要記得用清水和肥皂洗淨。

4.避免在黃昏、蚊蟲活動最為活躍的時候出門。
 
 如何治療蚊蟲叮咬及丘疹型蕁麻疹

1.被蚊蟲叮咬後,在初步的處理方面,爸比媽咪可用清水和肥皂清洗患部,再以乾淨的濕毛巾冷敷患部來減少癢感。不可以沖熱水,因為熱水會讓血管擴張得更厲害,使過敏物質滲透得更嚴重,沖的時候雖然很舒服,但是沖完會更癢。

2.醫師通常會建議使用含有calamine成分的止癢乳液來舒緩孩子的不適,或可考慮複方的止癢藥膏,可迅速緩解寶寶的癢感,避免抓傷造成二次細菌感染。

3.如果是丘疹型的蕁麻疹,通常會建議使用中弱效的外用類固醇藥膏,搭配口服抗組織胺使用,若有抓傷,則要再搭配外用的抗生素藥膏,以避免細菌趁虛而入。

4.有些較特殊的昆蟲,像隱翅蟲,因含有毒液,若直接將牠拍死在身上,皮膚會產生嚴重反應,需就醫處理。因此,到戶外如有不明蟲子停在身上,應以彈走或吹走的方式為佳。
 
 Common Diseases6:癰與癤
癰(Carbuncle)與癤(Furuncle)是常見的皮膚細菌感染症。俞佑醫師解釋,癤是指單一毛囊深處因細菌感染而發炎、蓄膿,造成皮膚上紅、腫、熱、痛的一個凸起的包。癰則是多個癤子在皮膚深處相連形成,範圍更大,症狀也更明顯。

癰與癤好發在皮膚毛髮分布較多的地方,如:後頸部、背部、臀部、腋下、鼠蹊部和大腿…等處。癰與癤大都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在悶熱潮濕的夏天尤其容易發生。
 
 預防癰與癤的方法

1.穿著過緊不透氣的貼身衣物、經常摩擦、汗水分泌較旺盛、清潔習慣較差…等,都是促成癰與癤形成的原因。

2.爸比媽咪要勤更換寶寶的尿布,注意寶寶鼠蹊部和臀部是否保持在乾爽的狀態,挑選紙尿布大小時也要避免太小的size,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皮膚摩擦,且不通風。

3.家長應該隨時勤洗手,以減少手上的帶菌量。父母或保母手上若有傷口,需要消毒、包紮後再接觸孩子,以免將傷口上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傳染到寶寶身上。
 
如何治療癰與癤?

1.俞佑醫師指出,一般不建議爸比媽咪自己幫寶寶去擠這些癰與癤。比較好的方法,還是讓專業皮膚科醫師消毒患部後,用針頭挑開或以手術刀片劃開癰與癤,引流後再消毒包紮,比較不會造成感染加劇。

2.醫師可能會視情形開立外用或口服的抗生素,有時會加一點消炎止痛藥來改善症狀。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