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該知道的子宮復原期 揮別產後肚!
去年夏天,《每日郵報》報導,英國凱特王妃產後,首次與兒子亮相,粧髮完美、臉色紅潤,身著高腰剪裁洋裝突顯了微微凸起的肚子,讓外界看不出體重約3800公克的小王子已經「卸貨」了!對於凱特絲並無刻意遮掩「媽媽肚」這個舉動,讓全球媽媽組織大聲喊讚。英國的育兒網站媽媽網創辦人弗里加德則表示,凱特破除「媽媽們產後應該都會恢復完美身材的迷思」。
 
2指標+4原則,揮別產後肚!
抱著剛出生的寶寶出院,卻還被其他人懷疑肚子裡的寶寶還沒生!或是明明剛生完老二,老大卻指著妳的肚子問:「媽咪,裡面還有妹妹嗎?」產後雖然肚子消了一點,但還是鼓鼓的!為何產後還會有明顯的媽媽肚?從產前到產後,媽咪的子宮有何變化呢?產後的日常子宮照護又該注意哪些事項呢?請跟著專業的婦產科醫生一起來呵護妳的子宮!
 
卸貨了!卻被誤以為還沒生
在足月生產的情況下,一般媽咪體重會增加10~15公斤。而剛生產後,扣除寶寶以及胎盤、羊水等重量的排除及生產過程中的失血及體力消耗,應有將近5公斤的減少,所以,剩下的部份就會變成是所謂的「產後肚」或是「媽媽肚」。

造成明顯產後肚的原因,除了殘留於身體上的體重之外,還包含被寶寶撐大的子宮。高雄長庚婦產部產科主任蔡慶璋表示,通常子宮需要大約4~6週的復原時間,才能恢復到產前狀態。
 
正是因為子宮還沒有回到原本骨盤腔位置,此時,媽咪摸摸自己的肚子,就會摸到一大塊有點硬硬圓圓的東西,在肚子裡晃來晃去的。蔡慶璋主任指出,排除腹部腫瘤問題,這應該就是子宮了。
 
產後肚自然消退還是成贅肉?
基本上,產後的媽媽肚有其恢復機轉,會隨著時間,自然慢慢消退,但蔡慶璋主任提醒,倘若罹患胎盤或子宮的疾病,其恢復狀況就不會那麼好;或是若無搭配適當飲食或適量運動,還是可能會變成贅肉。
 
產前到產後,子宮3變化
子宮是女性獨有的身體器官,處於骨盆腔中央,位於膀胱後方與直腸前方。由平滑肌構成的子宮,包含子宮腔和子宮頸兩部分。子宮的形狀由如電燈泡,子宮腔就是電燈泡的玻璃部份,子宮頸則為電燈泡金屬螺紋處。
 
子宮是孕育下一代的所在,寶寶就是在這裡開始成長與發育。而從懷孕後,媽咪的身體為了適應胎兒的生長發育而出現一系列變化,其中以子宮變化最顯著。接下來,就從重量、容量以及位置等三方面來詳細介紹從產前到產後的子宮變化。
 
1重量
在未懷孕時,一般正常的子宮重量為50~70公克。隨著孕期發展,子宮的重量也跟著變重。當胎兒長大到足月時,子宮甚至會重達約1000公克。直到產後一星期左右,子宮重量還有500公克;兩星期後,子宮約為300公克;大約4~6星期後,子宮重量就會恢復到未懷孕前的50~70公克。
 
2容量
為了讓胎兒有空間足以生長,子宮將隨之增大,子宮的肌肉細胞會變得肥大,其容量會比懷孕前增大許多。在未懷孕前,其實子宮是很小的,約只有10 c.c.左右的容量。到了足月時,每個人的狀態不太相同,可能會增加到5公升,甚至到20公升,也就是可以增加500~1000倍。
 
3位置
在外觀上,整個子宮的高度也會隨孕期改變。懷孕的前3個月,因子宮仍位於骨盤腔裡,媽咪較不易察覺子宮位置的變化。約於懷孕3個月時,子宮底部位在恥骨聯合處。孕期5個月,子宮底高度約在肚臍位置,這時候媽咪的子宮增大,將腹部向外擠,因此從外觀也會有較明顯隆起的肚子。到了即將臨盆前,足月9個月時,子宮大概接近在劍突下兩指的位置

 
產後子宮藉由收縮恢復原狀
從生產開始,子宮就會不斷收縮而使得胎兒產出。當寶寶出生後,子宮仍會持續自行收縮,正因壓縮,使得子宮肌肉層的血管產生缺血性的變化,而讓子宮肌肉層的平滑肌細胞與結締組織縮小,子宮體積也會慢慢縮小。約在產後4~6週逐漸恢復到原本大小。
 
綁上束腹帶,瘦得比較快?
有些媽咪為了早點恢復產前窈窕身材,產後就急著使用束腹帶,不料綁得太緊,易使血液循環不佳,可能造成子宮、膀胱下垂,增加未來尿失禁、子宮脫垂風險。蔡慶璋主任表示,束腹帶主要的功能為固定子宮位置以及減少傷口牽扯;而且束得比較緊,贅肉也不會消比較快!
 
2指標,觀察子宮的恢復狀況
產後子宮恢復狀況是否良好呢?可以從以下兩項指標來觀察。
 
(1)子宮位置:基本上,產後4~6週,子宮應該可恢復到產前狀態,因此,媽咪應該就摸不到子宮了。
 
(2)惡露狀況:一般來說,當胎盤娩出後,約3~4週惡露就會慢慢結束。若是子宮收縮不良,甚至若有殘存胎盤,可能就會造成持續性的出血,這時候,蔡慶璋主任就會建議媽咪進行就診,藉由超音波檢查進一步檢查子宮狀況。
 
什麼是惡露?
子宮在產後經由陰道流出類似經期的血液,與經血量差不多,有時量會稍微多些,這是子宮內膜的碎片、上皮細胞、紅血球、白血球、部分的胎盤組織…等,於產後數天內慢慢脫落,即為惡露。

4原則,促進子宮調理修復
歷經漫長的40週孕期,媽咪的子宮不僅在重量、容量以及位置都有巨大的變化。當寶寶出生後,子宮又會逐漸恢復原狀,在此時,媽咪應該如何妥善照顧子宮呢?
 
To Do
誠如上述所言,子宮復原與子宮收縮有著極大的關連。除了產後醫師會開立口服子宮收縮藥物,增加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大出血的機會之外,日常生活之中,還可怎麼幫助子宮的收縮呢?
 
1哺餵母乳
最自然又有效幫助子宮更快收縮的方式就是哺餵母乳,蔡慶璋主任指出,尤其是親餵或擠乳汁時,因為吮吸刺激腦腦下垂體後葉分催產素,幫助媽咪的子宮進行收縮,從而促進子宮復原。
 
另外,哺餵母乳也可消耗一定的熱量,對於產後身材恢復也很有幫助。這是由於哺餵這個動作本身就會消耗一些體脂肪,再加上哺餵母乳需要消耗的能量較大,因此,哺餵母乳的媽媽們比較容易恢復好身材,達成瘦身的效果。

2均衡飲食
歷經懷孕、生產過程的失血及體力消耗,產後的飲食攝取就相當重要,尤其子宮組織需要富含魚、肉、奶、蛋及豆類等優質蛋白質成分,以利組織順利修復以及輔助蛋白質有利吸收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新鮮蔬菜、水果。
 
雖然補充營養很重要,但倘若攝取過多熱量,就容易惡化產後肥胖的問題,不利於產後肚的消除。因此,蔡慶璋主任提醒,避免攝取過於刺激或不好消化的食物,像是酸、辣、咖啡和濃茶。
 
3適量運動
產後進行適量且輕鬆的運動可以將消除懷孕累積的多餘體重。蔡慶璋主任指出,若是媽咪的體力允許,建議可提早下床活動,可促進膀胱和胃腸的排泄功能,也能幫助身體機能與體力的恢復以及身體肌肉恢復張力。
 
不過,因為產後媽咪的子宮或骨盤腔肌肉的復原狀態未佳,倘若此時便進行劇烈運動,子宮就可能會出現漏尿問題,因此,蔡慶璋主任建議以走路或是簡單伸展運動即可。

4按摩子宮
為了幫助子宮收縮,讓子宮復原及惡露排出,也可預防子宮收縮不良引起的產後出血,媽咪可以自行按摩子宮。在排空膀胱後,平躺、用手觸摸腹部,找出子宮底的位置。再以手掌施力於子宮底,以環形方式按摩至子宮變硬。當子宮變硬時,表示子宮收縮良好,即可休息。
 
自然產的媽咪於產後即可開始,每天按摩子宮數次,直到產後約2~3週後,摸不到子宮為止。而剖腹產媽咪,則不需自行按摩子宮;但若因子宮收縮差,需由醫師執行。
 
Don’t Do
除了可以哺餵母乳、均衡營養、適量運動以及子宮按摩…等方式來照護子宮之外,產後有哪些禁忌,以免影響子宮的復原呢?
 
產後未滿一週,勿服酒、人蔘以及生化湯
產後一週內,媽咪的食物儘量不要摻入酒或人蔘,以免所含的刺激物,加速血液循環,可能影響血管傷口癒合,抑制子宮收縮及復原,使惡露無法順利排乾淨。
 
另外,倘若想要服用生化湯,建議由中醫師指導下,於生產一週後再服用,但需避免與產科醫師開立的口服子宮收縮藥同時服用,以免影響子宮收縮,而延後子宮復原時間及惡露量增加。蔡慶璋主任提醒,服用生化湯後,仍需注意惡露量是否正常。倘若過多出血量,建議減少服用次數或避免服用。
 
蔡慶璋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
經歷:高雄長庚婦產部產科研究員、高雄長庚住院醫師、總醫師
現任:高雄長庚婦產部產科主任
 
*更多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4年3月號。http://www.mababy.com/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