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婦科
-
26歲的上班族女性,於銀行工作需要長期久坐,行經期時並無痛經等症狀,但是卻常感覺肛門有刺痛感,原以為是痔瘡總是在行經期發作,且刺痛的頻率與疼痛感越來越嚴重,有時還會水瀉,有時便意頻頻卻上不出,導致上班時非常不適。前往中醫診所就醫,中醫師周宗翰判定因為只有在月經期才會發生,服用西藥止痛藥沒有緩解效果,...子宮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3-03-21
-
許多女性想要胸前更加偉大,少不了狂吃青木瓜,但事實上,正確的豐胸應該要搭配月經週期來調整,中醫師賴睿欣大公開四個階段的食療原則。行經期為月經週期的第1-5天這時子宮內膜萎縮剝落至出血,月經來潮,基礎體溫下降。中醫認為是「陽轉陰」的階段,中藥以疏肝理氣調經為主。常使用益母草、香附、玫瑰花等,建議多休息...藥膳養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22-05-23
-
女生經期頭痛,中醫又稱之為「經前外感」;原因和女性經前荷爾蒙改變,易受到外在風邪影響導致。中醫師吳宛容分享,門診碰到不少女性常會反應,自己在月經來前一週特別容易頭痛,也就是月經前身體的抵抗力變差,受到外在風邪影響、入侵,通常最容易發生在氣虛體質的女性身上,當人體臟腑功能失調,身體元氣不足時,就會表現...中醫內科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22-05-18
-
一名女性久坐辦公室,常常感覺外陰部搔癢,疼痛,癢到想要搔抓下體,由於姿勢不雅觀,就只能假借上廁所時處理,但是長期的摩擦,搔抓反而使症狀更加嚴重,於是求診婦產科檢查,才知道原來是外陰前庭炎。中醫師周宗翰說明,女性的外陰前庭部,其實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生殖構造,位於小陰唇內側底部;也就是上半部介於小陰唇與...中醫內科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22-05-09
-
28歲李小姐,近一年經痛加重,服用止痛藥緩解疼痛不顯著,近幾個月還伴隨肛門疼痛,一會兒抽痛,一會兒刺痛,甚至月經乾淨仍持續肛門悶痛,一個月當中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痛,就醫後康涵菁中醫師發現,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於是請她婦產科檢查,才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且CA125也過高,透過針灸及中藥治療兩個多月...婦科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22-04-29
-
周宗翰中醫師表示常常在門診碰到有女性患者自述,自己不但患有子宮肌瘤,還患有甲狀腺結節等良性腫塊的情況。西醫通常對症治療,或是給予藥物,或建議手術治療。中醫則是看患者的體質,各種病症之間有關聯性,有些發病機制也相同,在病症不太嚴重時,中醫臨床實證上是可以同時治療,也就是「異病同治」。原因在於容易長子宮...甲狀腺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22-03-30
-
隨著生殖技術越來越進步,「凍卵」蔚為風氣,不管目前有沒有想生小孩,這都成為一個「生育保險」的選項。周宗翰中醫師解釋卵子數量先天已注定!數量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漸漸減少,所以為了將來孕育生命的需求,保存品質優良的卵子反倒是重要課題,30~35 歲,短期內沒有生育計劃者,就可以提早規劃凍卵,然而超過39~4...健康新聞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22-02-22
-
一名38歲女性本身有子宮肌瘤病史,私密處搔癢及分泌物多的症狀一直困擾她,年節大魚大肉加上較少攝取青菜,所以改喝果汁取代蔬菜攝取不足的飲食習慣,一段時間後外陰部變的乾癢難受,甚至癢到在床上打滾,到醫院檢查後來抽血檢查,才發現原來血糖調控不佳,使用陰道塞劑後症狀會改善。但是一段時間後陰部又開始有搔癢與分...中醫內科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