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過動症 自律神經失調

壓力越大導致膀胱不停收縮!排尿量逐漸減少

壓力越大導致膀胱不停收縮!排尿量逐漸減少

一般正常人每日排尿次數不應該超過8次,每一次尿量大約是300-400ml,但女老師的膀胱已嚴重萎縮,每次排尿只有100ml左右。根據臨床上觀察,一半以上有膀胱過動症的患者,大多個性急迫、求好心切、凡事追求完美,遇事容易焦慮,由於常處在高壓的狀態下,導致膀胱不停收縮,即便只有一點點尿液,也會想小便。」這樣頻尿、夜尿的情形嚴重影響生活,每次尿意總是來得又急又快,根本止不住,出門在外更是每到一個新地點就要找廁所,女老師表示自己還曾經睡覺時起床上8次廁所,但每次的尿量卻很少。

人體的排尿節奏,包括排空與儲存,主要是由體內的自律神經所掌握,而情緒與壓力會影響自律神經的運作,因此在學理上,長期承受過大的情緒壓力,例如焦慮與煩惱,的確可能引起自律神經失調,間接導致膀胱過動症的發生。
    上述理論雖無直接的人體實驗證明,但臨床上,醫師已發現心理壓力與膀胱過動症的關連性。而科學家也在動物實驗中,證實壓力對膀胱的影響:將大白鼠擺在水中的平台上,使其處在隨時可能掉到水中的壓力,一段時間後白鼠的排尿頻率及膀胱敏感度都明顯上升、單次排尿量卻下降,形成類似膀胱過動症的表現。
    即使是心理壓力造成的膀胱過動症,使用藥物一樣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然而,藥物主要著重在症狀的控制,屬於「治標」而非「治本」,倘若無法減輕壓力的根源,停藥之後症狀很快就會復發。
    其實,「心病還得心藥醫」,改變面對壓力的觀念與處理方式,才是最根本的治療。病人若能開始正視「自己身上的壓力是導致膀胱症狀的重要原因」這件事,就是改善的契機,了解到壓力對自己的傷害之後,才會有動力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進而讓症狀逐漸緩解。
    建議民眾,適度的運動、暫時離開壓力源、或是特意安排屬於自己的放鬆時間,都是降低壓力的實用方法。若面臨的壓力太大,一時難以靠自己的力量加以調適,也不妨轉介由心理諮商師或身心科醫師一同協助,以跨出壓力的幽谷。

什麼是膀胱過動症?

膀胱不自主收縮而產生即刻性的排尿需求,讓人突然尿急,這樣隨時都想上廁所或尿失禁的狀況時常影響人的日常生活。常見症狀為急尿、頻尿、夜尿、急尿性尿失禁、白天排尿超過8次、睡覺起床排尿2次以上。

膀胱過動症成因

膀胱過動症並非少見的疾病,盛行率約有16%-18%,且男女生皆會發生,而女性罹病機率又高於男性。除了與年齡老化有關,另外糖尿病、男性的攝護腺肥大、女性的骨盆鬆弛脫垂也都有可能引起。

但就臨床觀察上,許多膀胱過動症患者生活在高壓環境下,遇事容易焦慮。而個性急躁、崇尚完美主義、容易焦慮的「A型性格」是好發的高風險族群。性格緊張又處在高壓環境的人,神經協調容易因壓力失控,也易引起頻尿的狀況發生。

#參考資料

1-壓力大 易致膀胱過動症 / 黃旭澤醫師

2-高壓環境使人頻尿、夜尿,5招避免「膀胱過動症」

3-尿急、頻尿、夜尿是膀胱過動症三大症狀!醫師:好發處在高壓環境的女性上

文章來源:痞客邦 - 楊聰財部落格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