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哲學看見自己 褚士瑩

你都不相信自己夠好,別人又怎會相信你

你是不是也總是看著那些你沒有的,而不是看見你所擁有的。

我剛過四十二歲生日的朋友妮妮,對於想婚但是卻一直無法順利結婚這件事情相當焦慮,也因此向我的法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尋求幫助。「你沒有辦法結婚,是因為你沒有交往的對象,還是沒有遇到夠好的男人?」奧斯卡問妮妮。

「遇到的男人不夠好。」

「哈哈!」奧斯卡用手指戳了戳妮妮的額頭,「我看到這裡發生了什麼事。」

「咦?」妮妮顯出困惑的樣子。「不夠好!什麼都不夠好!」奧斯卡大笑,「你的病因很普通,跟大部分的台灣女性一樣,得了一種叫做『我不夠好』的病。」

「不對啊!我說的是,我遇到的男人都不夠好。」妮妮抗議說。「不是這樣的。只有你覺得自己不夠好,才會覺得別人也都不夠好。就像照鏡子一樣。」奧斯卡說,「你有沒有想過,從小到大,有沒有誰一直告訴你,你不夠好?你不夠好,所以要更努力,你不夠好,所以不要冀望人生太多?」

妮妮認真想了一分鐘,有點痛苦地說:「有的。」「可以告訴我,那個人是誰嗎?」奧斯卡問。「我的母親。」妮妮回答。

「當然是你的母親。」奧斯卡兩手一拍,笑了起來。「這太典型了。我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很少看到這樣的情形,但是在華人世界,『我不夠好』這種集體的病症卻明顯極了,幾乎十個人有九個半得了這種病。」

照鏡子 滿地玻璃

是你的心也是我的心

於是奧斯卡的處方籤,是請妮妮把這面鏡子帶回家,跟母親對話。一直為著與母親的母女關係所苦的妮妮,隔天在臉書上寫了一篇《母女》的短文。她是這麼寫的:母親的個性急,我大部分則是慢慢來,若能先喝咖啡絕不會先去洗碗!她就會搶先做了她認為我該做但「不做」的事(明明只是還沒)。

我們有時候會進入一種「照鏡子模式」。她毫不自覺動作聲響很大,透露出不爽的情緒,空氣中的氣氛會開始凝結。以前我會閃遠遠,但這次沒法閃,正面與母親直來直往。

母親:「我記得你以前不是這樣,為什麼現在講話變這樣?做服務業的人,不是應該更溫柔更懂得做人嗎?反而妳都沒有!還更兇!」

「我只是不想再忍而已。你看我的樣子,正是你自己的樣子,我是你女兒,你現在正在照鏡子。」我聽到靜默中,母親的玻璃心碎落滿地。我也滿心傷痕。

「媽……你還好嗎?」我溫柔地問。「我沒怎樣!」很堅強轉身毫髮無傷的離去(好像也是熟悉的自己背影)。

靠!這女人令人又愛又恨!可惡!幸好我沒女兒!否則肯定被她氣死!但進而一想,其實如果有女兒也是不錯。

褚士瑩

*國際NGO工作者、公益旅行家

* 中文世界知名的作家,已經出版五十餘本著作,並有多篇文章收錄於各級學校的國文教科書

* 在緬甸北方克欽邦內戰地區推動和平工作遇到瓶頸,理解唯有「思考教育」才能解決衝突的本質,毅然前往巴黎師事奧斯卡伯尼菲,並且成立「亞洲哲學踐行學院(Institute of Philosophical Practice Asia)」,在亞洲各國推動奧斯卡伯尼菲的思考教育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123期/12月號】

更多精彩文章,請上魅麗FB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